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2013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笔记:第二章

时间:2013-08-13  来源:中华会计考试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中级审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0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2.财政收入总量的调整,即国家增减税收,短期看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因而影响总需求,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供给。 

知识点七、财政政策类型(掌握)

2013<a href=http://www.acccsa.com/shenj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审计师</a>《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笔记17

 

(一)按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类

扩张性  ◆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用于需求不足时
◆载体: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紧缩性  ◆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用于需求过旺时
◆载体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 
中性  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
注意: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取决于目前的预算收支情况)。 

(二)按财政政策主体对调整对象的反应情况分类

  积极(相机抉择、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消极(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 
定义  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的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财政政策。  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工具  ◆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
◆调整税率;
◆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

◆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
提示:不包括改变利率,再贴现率等货币工具 
◆累进税率
◆转移支付 

知识点八、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大会增加总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造成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提高私人投资的成本,使得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从经济活动当中“挤”了出来,结果抵消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扩张效应。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