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2013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笔记:第二章

时间:2013-08-13  来源:中华会计考试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中级审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0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财政政策分析

知识点一、税收

(一)税收的地位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占经常性公共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二)税收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税收可分为流转税(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类。

流转税  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总额征税。典型:增值税 
所得税  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税。 
财产税  对不动产或房地产等所征收的税 
资源税  以开发、生产的矿产资源和盐为征税对象 
行为税  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三)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四)调节方式

宏观税率确定  ◆宏观税率:衡量财力集中与分散程度
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财力的能力高,反之则低。
◆提高宏观税率,收入由民间到政府,经济收缩 
税负分配  ◆政府部门:税种选择和制定不同的税率;
◆市场活动:税负转嫁,使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不相同,是税负的再分配。 
税收优惠  减税、免税以及建立保税区等 
税收处罚  罚款、征收滞纳金等 

知识点二、公债

分类  ◆发行主体:中央债(中央政府)和地方债(地方政府)
◆偿还时间:短期(小于1年)、中期(1~5年)、长期(大于5年) 
特征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链接:税收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特点  运用信用形式筹资 
调节作用  ◆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发行公债能产生“挤出效应”。
解释:民间资金减少,利率上升,从而私人投资减少,抵消了扩张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