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
【辅导】中级审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0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
补充:自动稳定器:转移性支出和累进的所得税制度的结合。
原理:经济过热,个人和企业收入会增加,转移性支出就会自动下降,达到累进税率的标准的就会多,就会多交税;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就下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反之类推。
知识点五、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结构分析
(一)规模分析
1.定义: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公共支出的总额,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支配使用的社会资源量,是考察政府活动规模和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重要指标。
2.决定因素:取决于一国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主要受经济、政治、社会三个因素的影响。
①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
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二)结构分析
1.格局:
(1)经济建设的支出:从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逐步下降。
(2)社会文教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
(3)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例增加。
2.措施:
(1)向三农倾斜
(2)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倾斜
(3)加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
(4)保持对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领域的公共投资力度
(5)为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知识点六、财政政策目标 观点:财政政策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增长 链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优化资源配置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1.核心问题:财政资金的投向问题。重点放在社会经济环境和非营利性事业上。 2.第二个问题:如何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整原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3.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通过改进资金供给方式(如拨款改为贷款)、强化预算约束等措施 (二)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公平分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这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 (三)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通过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对比关系调节。 1.财政支出总量的扩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反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