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8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四章)

时间:2007-11-27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四、项目投资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一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所得税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一该年原始投资额

如果项目在运营期内不追加流动资金投资,则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t )=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营运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所谓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是指投资者可以作为偿还借款利息、本金、分配利润、对外投资等财务活动资金来源的净现金流量。

如果不考虑维持运营投资,而且回收额为零,则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又称为经营净现金流量。按照有关回收额均发生在终结点上的假设,运营期内回收额不为零时的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亦称为终结点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显然终结点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等于终结点那一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与该期回收额之和减去维持运营投资。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该年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如果建设期为零,则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为:

运营期第一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 一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 一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评价指标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前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后者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投资收益率为辅助指标。

二、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1.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 ”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两种形式。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一定期间内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额,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求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2.静态投资回收期的特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和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投资收益率

1.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投资收益率(ROI ) ,又称投资报酬率,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ROI)=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

2.投资收益率的特点

投资收益率的优点是计算公式最为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净现值

1.净现值的计算

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式中,ic为行业基准收益率。

计算净现值指标具体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插入函数法三种方法。

(1)净现值指标计算的一般方法

具体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形式。

①公式法。本法是指根据净现值的定义,直接利用理论计算公式来完成该指标计算的方法。

②列表法。本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即在现金流量表上,根据已知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乘以各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从而计算出各年折现的净现金流量,最后求出项目计算期内折现的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就是所求的净现值指标。

(2)净现值指标计算的特殊方法

本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当项目投产后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时,可以利用计算年金现值或递延年金现值的技巧直接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方法,又称简化方法。

由于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NCFt t=0 , 1 ,… ,n)属于系列款项,所以当项目的全部投资均于建设期投入,运营期不再追加投资,投产后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的形式时,就可视情况不同分别按不同的简化公式计算净现值指标。

当建设期为零,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形式时,公式为:

当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不含回收额)相等,但终结点第n 年有回收额Rn(如残值)时,公式为:

或 

当建设期不为零,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时,公式为:

或 

当建设期不为零,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分次投入,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时,公式为:

(3)净现值指标计算的插入函数法

本法是指运用Windows系统的Excel 软件,通过插入财务函数“NPV ” ,并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提示正确地输入已知的基准折现率和电子表格中的净现金流量,来直接求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

当第一次原始投资发生在建设起点时,按插入函数法计算出来的净现值与按其他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一定误差,但可以按一定方法将其调整正确。

2.净现值的特点

净现值指标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项目计算期内的全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缺点是无法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而且计算比较繁琐。

只有净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净现值率

1.净现值率的计算

净现值率(NPVR ) ,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

2.净现值率的特点

净现值率指标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比较简单;缺点是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获利指数

1.获利指数计算

获利指数(PI),是指投产后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获利指数(Pl ) =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