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8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四章)

时间:2007-11-27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第四章 项目投资

[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业投资的类型、程序和应遵循的原则

(二)掌握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项目现金流量的内容

(三)掌握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和调整所得税的具体估算方法

(四)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和各种典型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五)掌握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

(六)掌握完全具备、基本具备、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判断标准和应用技巧

(七)掌握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在多方案比较决策中的应用技巧和适用范围

(八)熟悉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和经营期净现金流量构成内容;熟悉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与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

(九)熟悉动态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十)了解互斥方案决策与财务可行性评价的关系;了解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投资概述

一、投资的含义和种类

投资,是指特定经济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机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从特定企业角度看,投资就是企业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投资按不同标志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照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按照投入的领域不同,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3.按照投资的方向不同,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4.按照投资的内容不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和保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二、投资的程序

企业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提出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2)评价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3)投资方案比较与选择;(4)投资方案的执行;(5)投资方案的再评价。

三、投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投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相关性和准确性原则;(4)实事求是的原则;(5)科学性原则。

第二节 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与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建设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本章所介绍的工业企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新建项目(含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

(二)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具体又包括投产期和达产期)。其中,建设期,是指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项目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建设期的第一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投产日。在实践中,通常应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建设期。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年末称为终结点,假定项目最终报废或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但更新改造除外)。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又包括试产期和达产期(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两个阶段。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运营期一般应根据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期确定。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运营期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二、项目投资的内容与资金投入方式

(一)项目投资的内容

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原始投资(又称初始投资)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项内容。

建设投资,是指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投资,具体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其他资产投资三项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项目用于购置或安装固定资产应当发生的投资。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项目总投资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等于原始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二)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方式

项目投资的投入方式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两种形式。一次投入方式是指投资行为集中一次发生在项目计算期第一个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如果投资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或虽然只涉及一个年度但同时在该年的年初和年末发生,则属于分次投入方式。

(1)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持运营投资和调整所得税。

3.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可分为以恢复固定资产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更新项目和以改善企业经营条件为目的的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1 )现金流入量: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处置旧固定资产的变现净收入和新旧固定资产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差额等内容。

(2)现金流出量:购置新固定资产的投资、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经营成本、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和增加的各项税款等内容。其中,因提前报废旧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净损失而发生的抵减当期所得税额用负值表示。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算

在估算现金流量时,为防止多算或漏算有关内容,需要注意:(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2)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4)充分关注机会成本;(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1.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1)营业收入是运营期最主要的现金流入量,应按项目在经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和预测销售量(假定经营期每期均可以自动实现产销平衡)进行估算。

(2)补贴收入是与运营期收益有关的政府补贴,可根据按政策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分期计算的定额补贴和财政补贴等予以估算。

(3)在终结点上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回收流动资金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统称为回收额,假定新建项目的回收额都发生在终结点。

2.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建设期必然会发生的现金流出量,应按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来估算。

在估算构成固定资产原值的资本化利息时,可根据长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年数和借款利息率按复利计算,且假定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只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流动资金是指在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估算可按下式进行:

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或=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实有数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上式中的流动资产只考虑存货、现实货币现金、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项内容;流动负债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为简化计算,我国有关建设项目评估制度假定流动资金投资可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因此,投产第一年所需的流动资金应在项目投产前安排。

(3)经营成本的估算

经营成本又称付现的营运成本(或简称付现成本),是指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运营期都要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它与融资方案无关。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上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4)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应按在运营期内应交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估算。

(5)维持运营投资的估算

本项投资是指矿山、油田等行业为维持正常运营而需要在运营期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应根据特定行业的实际需要估算。

(6)调整所得税的估算

为了简化计算,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3.关于增值税因素的估算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估算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时,实践中可分别采取两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方式是销项税额不作为现金流入项目,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也不作为现金流出项目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也不会影响净现金流量的计算,但不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第二种方式是将销项税额单独列作现金流入量,同时分别把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分别列作现金流出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三)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1.净现金流量的含义

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一该年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又包括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两种形式。其中,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不受融资方案和所得税政策变化的影响,是全面反映投资项目方案本身财务盈利能力的基础数据。计算时,现金流出量的内容中不包括调整所得税因素;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则将所得税视为现金流出,可用于评价在考虑融资条件下项目投资对企业价值所作的贡献。可以在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直接扣除调整所得税求得。

2.现金流量表及其特点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的现金流量表,是用于全面反映某投资项目在其未来项目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构成内容,以及净现金流量水平的分析报表。它与财务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有:反映对象不同;期间特征不同;勾稽关系不同;信息属性不同。

现金流量表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等不同形式。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要详细列示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要求根据所得税前后的净现金流量分别计算两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指标。

与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相比,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项目没有变化,但现金流出项目不同,其具体内容包括:项目资本金投资、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维持运营投资等。此外,该表只计算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据此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指标。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