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限购排挤行为
(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掌握具体行为)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四)商业贿赂行为(掌握具体行为)
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五)虚假宣传行为
(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七)低价倾销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八)搭售行为
(九)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下列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十)诋毁商誉行为
(十一)通谋投标行为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一)监督检查部门
(二)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1)询问权: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 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2)查询、复制权: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3)检查权:
(4)行政处罚权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例题25:课后题第8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假冒行为的是( )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商品相混淆
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D在商品上伪造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例题26:课后题第16题」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监督检查机关的职权包括( )。
A 询问权 B 查询、复制权
C 检查权 D 申诉权
E行政处罚权
第四节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
1、掌握产品质量法中产品的范围。
2、掌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3、熟悉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4、熟悉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注: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二、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一)产品质量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1、产品质量抽查制度
2、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
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及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三)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
三、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生产者的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
其中,不作为义务包括:
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3、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四、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进货验收义务
2、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
3、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
4、遵守有关禁止规范
五、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例题27:课后题第5题」我国《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但( )不适用该法规定。
A建筑材料 B 家用电器 C 酒类 D建设工程
「例题28:课后题第6题」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 1年 B 2年 C 4年 D 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