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
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集体商标
D.证明商标
「例题15:2006年多选」根据商标的使用途径和商标权人的不同,商标可分为( )。
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立体商标 D.集体商标
E.证明商标
4.注册商标的禁止条件
(1)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权益。主要包括:
①不得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与已注册或申请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
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③就不相同或者不相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④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⑤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⑥不得侵犯他人的其他在先权利,如外观设计专利权、包装装潢专用权等。
(2)商标法关于禁止注册或使用某些标志的规定——见教材337页
第一,禁止作为商标注册或使用的标志
第二,禁止作为商标注册但可以作为非注册商标或其他标志使用的
如:(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型号的;
(2)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3)缺乏显著特征的;
(4)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例题16:08多选」禁止作为商标注册但可以作为非商标或其他使用的( )。
A.仅有商品通用名称或图形、型号的;
B.仅仅直接表示商品质量
C.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相同或相近的
D.同国家特定地点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E.同“红十字”的标志相近的
(三)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及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
《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l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后,经商标注册人申请可以续展。
2.注册商标的续展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届满再行续展时,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l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续展的次数法律不作限制。
注册商标的续展申请,应在商标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商标局提出,如果因故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如果超过宽展期仍未提出续展申请,注册商标将被注销,商标专用权即告丧失。
3.注册商标的转让中 华 考 试 网
商标注册人可以将其注册商标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转让给他人。《商标法》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4.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被许可人享有该注册商标的使用权。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例题18:2005年、2008年单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 )
A.报商标局备案
B.经商标局核准
C.经商标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
D.经商标评审委员会核准
「例题19:2004年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自()起计算。
A.核准注册之日 B.收到申请书之日
C.使用之日 D.申请人递交申请书之日
「例题20:2006年单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每次续展的有效期限为( )年。
A.5 B.10
C.15 D.20
(四)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1.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关于禁用标志和不恰当使用三维标志的规定,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2.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关于侵害他人驰名商标,或者代理人擅自注册他人商标属于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情况的,以及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5年的时间限制。
3.除以上规定的情形外,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5 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但对核准注册前已经提出异议并经裁定的商标,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申请裁定。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注册商标的裁定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五)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考试论坛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总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方的商标管理工作。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使用注册商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自行改变注册商标、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及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自行转让注册商标、连续3年停止使用的。
(六)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注册商标主体对其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自己在指定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独占使用的权利。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地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例题21:2007年多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注册商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10年
B.注册商标转让,受让人自签订转让协议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C.连续2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商标局可以撤销其注册商标
D.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E.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核准
「例题22:2004年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B.转让注册商标,受让人自转让协议签订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C.我国商标注册遵循申请在先原则
D.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E.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第二节 反垄断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
1、掌握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垄断行为的种类
3、了解反垄断调查机制
具体内容:外语学习网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1、反垄断法概念
2、立法目的
3、适用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3)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4)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法。
二、垄断行为的种类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1、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联合抵制交易;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2、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二)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
(三)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1)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
①经营者合并;
②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③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2)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3)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①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
②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4)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做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三、反垄断调查机制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例题23:课后题第7题」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不包括( )。
A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B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C经营者集中
D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
「例题24:课后题第14题」下列各项中适用《反垄断法》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C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D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行为
E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销售活动中实施的协同行为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
1、 掌握我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
2、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3、 掌握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具体内容: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和调整对象
1、概念
2、目的: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2、特征:
(1)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实施不正当竞争的经营者在主观上有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过错,客观上有实施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的客观事实。
(3)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而被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害和扰乱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一)假冒行为(掌握具体行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