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内审师 > 模拟试题

2012年内审师考试《内部审计作用》模拟试题(二)

时间:2012-12-13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国际内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5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A.面对外部竞争

B.风险厌恶

C.成为一个利润中心

D.在母公司以外设立一个明确的市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不正确。要求SBU能有效地面对竞争。B、正确。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 SBU)是针对如何竞争而产生的一种战略单位,代表一种单一的事业或相关的事业组合,每一个SBU都有自己的独特使命和竞争对手,每一个SBU服务于一种明确定义的产品-细分市场,并具有明确定义的战略,同时在与整体组织的能力和需要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按照自身的能力和竞争需要来开发战略。因此,风险厌恶就不可能成为衡量组织单元是否有资格成为SBU的标准。C、不正确。SBU必须是一个利润中心,以便能够对它本身的经营效果做出测评。D、不正确。SBU应当不影响母公司的市场。

52、总体存在一种特别例外的情况,如果要测定样本中至少会有一次发生这种情况的确定性,应当用:

A.变量抽样法。

B.发现抽样法。

C.随机抽样法。

D.概率比例抽样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CD均不正确。见题解B。B正确。发现抽样是属性抽样的一种,用来识别总体中的关键偏差。假定发生率为(或接近于)0%,如果发现样本中存在偏差,则不能使用这种方法来估计统计结果。因此,发现抽样用于控制测试中,但仅当存在个别关键的偏差时,这种方法比较合适。要计算出样本量,从而保证样本将至少包含一个总体的例外情况,如果这种偏差在总体中以给定比率发生。

53、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过去为公司设计并安装计算机化的系统。由于审计部门开展的这项活动,一位新近任命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对此提出质疑。下列哪项措施最能满足审计委员会对独立性的关注。

A.内部审计部门不应该安排那些设计并安装工资系统的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工资领域。

B.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避免在将来为公司设计并安装任何计算机系统。

C.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避免运行并设计公司中任何一个系统的程序。

D.只要内部审计人员拥有从事这些业务的专业技能,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继续设计并安装其他的计算机系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IIA《标准》规定内部审计应该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避免再将来为公司设计并安装任何计算机系统保持独立性。B比C更能够保持独立性。

54、在对采购部门的审计过程中,以下哪项往往被视为风险因素

A.材料需求部门决定购买细节;

B.反对空白订单采购某些特定类型的物品;

C.购买决策可能从与本公司职员相关的供应商处采购;

D.在授权的供应商之间未实现采购轮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哪一项属于采购部门的一项风险。A.不正确。由需要原材料的部门决定采购细节,不存在风险。B.不正确。反对空白定单采购是防范风险控制的措施。C.正 确。从与本公司职员相关的供应商采购存在舞弊的风险。D.不正确。没有在授权的供应商之间进行轮换不是一种风险。

55、大型制造商都采取适时存货系统,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的储存成本。以下哪项是适时存货系统的主要薄弱点?

A.材料供应合同

B.计算机资源

C.实施时间

D.停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适时存货系统(just-in time system)要求每道环节和工序相互衔接,时间恰到好处,并尽可能实现“零库存”。其主要内容包括适时采购、适时加工、适时存货、适时运输,因此,对于想采用该系统的制造商而言,足够的计算机资源、稳定而有效的材料供应合同、充分的实施时间等条件是必须具备的,否则将不可能实施该系统。但一旦具备了这些条件建立起了该系统,则这些因素就不再成为约束条件,而其他足以致使各环节无法衔接的因素如可能的停工(工作中断、工人罢工等)现象等将会对该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56、下列哪项不是内部审计主管的职责?

A.向审计委员会说明高层管理人员对所有重大审计发现的决定。

B.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事前与CFO会面的结果,以及有关存货调整记录可被考虑的选择方案。

C.强调重大审计发现和建议,就已批准的审计工作计划进行报告。

D.在将审计发现报告给审计委员会之前设法关注存货问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不正确。向审计委员会,报告高层管理人员对所有重大审计发现的决定是内部审计主管的职责。B.正确。内部审计主管报告的重点应在重大的审计发现,与CFO间的谈话如对此影响不大,没有必要一定要向审计委员会报告;C.不正确。这属于内部审计主管的应尽职责。D.不正确。这属于内部审计主管的应尽职责。

57、某中等规模内部审计组织的内部首席审计执行官担心管理当局不重视内部审计职能,因此他采用了一个积极方案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他计划在使用新方案以后将结果呈报给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并建议修订内部审计章程,以下六项就是首席审计执行官为了树立组织中内部审计的良好形象而采取的行动。

①审计业务集中于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只关心成本节约额并且在每份审计报告中都要强调潜在的成本节约额,省略消极的审计发现。尽管经济性、效率性审计很新,但被审计单位乐于接受。

②所有审计报告的草稿都要经过被审计单位的仔细审查以便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形成最终审计报告时,内部审计师要仔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③在计算机应用的开发期,EDP内部审计师作为开发小组的一员参与对拟加入主要计算机应用的控制措施的审查。

④考虑到审计资源有限,审计经理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应进行风险分析。这明显地不同于以前保证所有的经营活动至少在三年内被审查的政策。

⑤为了节约时间,首席审计执行官不再要求每项审计中都使用标准的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

⑥如果内部审计师发现管理当局和被审计单位没有制定出特定的标准或数据来评估被审经营活动,就指令审计组进行研究,制定特定标准并交给被审计单位审阅,如果认为可以接受,就用它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意该标准,就与其进行协商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评价应按照协商一致的标准。在首席审计执行官采取的行动中哪些因素违反了《标准》的规定?

I、在修订章程并提交审计委员会之前改变审计类型。

II、审计报告中忽略消极审计发现。

III、审计报告中强调成本节约和相关建议。

A.I和II。

B.只有III。

C.只有I。

D.I和III。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正确。在修订章程之前改变审计类型和在审计报告中忽略消极审计发现,均有违标准。而在审计报告中强调成本节约和相关建议,不违反标准。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