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5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二)

时间:2004-12-24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对于投资组合来说,其系统风险程度也可以用系数来衡量。投资组合的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投资组合的系数受到单项资产的系数和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内容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在特定条件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式中,E(Ri)为第i种资产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 为第i种资产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系数,Rm为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单项资产或特定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受到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和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

2.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也受到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组合的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收益率与投资组合的系数成正比,系数越大,风险收益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投资组合的系数推算

在已知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率E(Rp),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Rm和无风险收益率RF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特定投资组合的系数,计算公式为:

 

(二)建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依据的假定条件

建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定条件有:

(1)在市场中存在许多投资者;

(2)所有投资者都计划只在一个周期内持有资产;

(3)投资者只能交易公开交易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并假定投资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以固定的无风险利率借贷;

(4)市场环境不存在摩擦;

(5)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都能获得完整的信息;

(6)所有的投资者都以相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来对待各种投资工具,他们对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现金流的概率分布、预期值和方差等都有相同的估计。第六章项目投资

[基本要求]

(一)掌握项目投资特点;掌握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项目现金流量的内容

(二)掌握现金流量的估算方法和估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流动资金投资和经营成本的具体估算方法;掌握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表与财务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

(三)掌握净现金流量的理论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典型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四)掌握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五)掌握完全具备、基本具备、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判断标准和应用技巧

(六)掌握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在多方案比较决策中的应用技巧和适用范围

(七)熟悉项目投资和现金流量的定义;熟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投资构成内容

(八)熟悉在计算经营成本时要从总成本费用中扣除有关项目的理论根据;熟悉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的不同之处

(九)熟悉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熟悉各种情况下的内插法和逐次测试法的应用;熟悉动态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十)了解项目投资的程序和项目投资的投入方式

(十一)了解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内容

(十二)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格式;了解净现值率、获利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关系;了解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十三)了解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定义、内容及其分类情况

(十四)了解运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一般原则;了解互斥方案决策与财务可行性评价的关系

(十五)了解独立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评价的各种标准;了解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考试内容]

第一节项目投资概述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

工业企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新建项目(含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二、项目投资的程序

项目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项目提出、项目评价、项目决策、项目执行及其再评价等步骤。

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资金构成内容

(一)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其中建设期的第一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投产日;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终结点,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生产经营期。

(二)原始总投资和投资总额的内容

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原始总投资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含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项内容。

流动资金投资可按下式计算:

经营期某年流动资金需用额=该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

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截至上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

投资总额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它等于原始总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四、项目投资资金的投入方式

原始总投资的投入方式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两种形式。

第二节现金流量及其计算

一、现金流量的含义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包括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确定现金流量的假定前提包括:项目类型假定;财务可行性分析假定;全投资假定;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假定;经营期与折旧年限一致假定;时点指标和确定性假定等。

二、现金流量的内容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只涉及到固定资产投资而不涉及其他长期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的项目。其现金流入量包括:该项投资新增的营业收入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等内容。现金流出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经营成本和增加的各项税款等内容。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简称新建项目,它是以新增工业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项目。

1.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和其他现金流入量。回收流动资金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统称为回收额,假定新建项目的回收额都发生在终结点。

2.现金流出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各项税款和其他现金流出。

(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可分为以恢复固定资产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更新项目和以改善企业经营条件为目的的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1.现金流入量: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处置旧固定资产的变现净收入和新旧固定资产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差额等。

2.现金流出量:购置新固定资产的投资、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经营成本、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和增加的各项税款等内容。其中,因提前报废旧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净损失而发生的抵减当期所得税额用负值表示。

三、现金流量的估算

(一)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营业收入应按项目在经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和预测销售量进行估算。在终结点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又称固定资产原始投资,主要应当根据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成本、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来估算。

无形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应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按有关的资产评估方法和计价标准进行估算。

在估算构成固定资产原值的资本化利息时,可根据建设期长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和借款利息率按复利方法计算。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首先应根据与项目有关的经营期每年流动资产需用额和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的差额来确定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然后用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减去截至上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即以前年度已经投入的流动资金累计数)确定本年的流动资金增加额。为简化分析,根据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假设,本章假定在建设期末已将全部流动资金投资筹措到位并投入新建项目。

3.经营成本的估算

与项目相关的某年经营成本等于当年的总成本费用(含期间费用)扣除该年折旧额、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额,以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等项目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的总成本费用(含期间费用)

-该年折旧额、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额

-该年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三)估算现金流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估算现金流量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2)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

(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4)充分关注机会成本;

(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四、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一)净现金流量的含义

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表,是一种能够全面反映某投资项目在其项目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构成内容,以及净现金流量水平的经济报表。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表与财务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有:反映对象不同;期间特征不同;表格结构不同;勾稽关系不同;信息属性不同。

五、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1.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净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利息+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2.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

3.更新改造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经营期第一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经营期其他各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一)评价指标的意义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二)评价指标的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正指标和反指标两大类。

3.按指标数量特征分类,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4.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二、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1.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即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计算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 PP′)=原始总投资/投产后若干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因此,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如果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2.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回收期满后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投资利润率

1.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ROI)=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

2.投资利润率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利润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净现值

1.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其计算公式为:

2 净现值指标的计算方法

计算净现值指标可以通过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插入函数法三种方法来完成。

(1)净现值指标计算的一般方法

具体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形式。

①公式法。本法是指根据净现值的定义,直接利用公式来完成该指标计算的方法。

②列表法。本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即在现金流量表上,根据已知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乘以各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从而计算出各年折现的净现金流量,最后求出项目计算期内折现的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就是所求的净现值指标。

(2)净现值指标计算的特殊方法

本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当项目投产后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时,可以利用计算年金现值或递延年金现值的技巧直接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方法,又称简化方法。

由于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NCFt(t=0,1,……,n)属于系列款项,所以当项目的全部投资均于建设期投入,经营期不再追加投资,投产后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的形式时,就可视情况不同分别按不同的简化公式计算净现值指标。

(3)净现值指标计算的插入函数法

本法是指在WINDOWS系统的EXCEL环境下,通过插入财务函数NPV,并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提示正确地输入已知的基准折现率和电子表格中的净现金流量,来直接求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

3.净现值指标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其缺点是无法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而且计算比较麻烦。

只有净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净现值率

1.净现值率(NPV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2.净现值率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其缺点是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获利指数

1.获利指数(PI),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获利指数(PI)=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获利指数(PI)=1+净现值率

2.获得指数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其缺点是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计算相对复杂。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四)内部收益率

1.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IRR满足下列等式:

计算内部收益率的一般方法是逐次测试法。

当项目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的形式时,可以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计算内部收益率,公式为:

(P/A,IRR,n)=1/NCF

2.内部收益率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又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其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尤其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只有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五)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即: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独立方案是指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在独立方案中,选择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选择另一方案。

评价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的要点包括:

1.判断方案是否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均处于可行区间,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可以断定该投资方案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具备可行性。这些条件是:

(1)净现值NPV≥0;

(2)净现值率NPVR≥0;

(3)获利指数PI≥1;

(4)内部收益率IRR≥行业基准折现率ic

(5)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6)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即经营期的一半);

(7)投资利润率ROI≥基准投资利润率i (事先给定)。

2.判断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均处于不可行区间,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可以断定该投资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应当彻底放弃投资方案。这些条件是:

(1)NPV<0;(2)NPVR<0;(3)PI<1;

(4)IRR;(6)>;(7)ROI

3.判断方案是否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的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如NPV≥0,NPVR≥0,PI≥1,IRR≥ic)但次要或辅助指示处于不可行区间(如PP>>或ROI

4.判断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出现NPV<0,NPVR<0,PI<1,IRRc,的情况,即使有PP≤或ROI≥i发生,也可断定该项目基本上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对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应注意:

(1)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财务可行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可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因此,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

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是指在每一个入选方案已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体决策方法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利用评价指标从各个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项目投资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是指利用特定评价指标作为决策标准或依据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等具体方法。?

(一)净现值法

所谓净值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在此法下,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二)净现值率法

所谓净现值率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在此法下,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为优。

(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所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计算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IRR),并将其与行业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该法适用于两个原始投资不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四) 等额净回收额法

所谓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记作NA)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在此法下,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五)计算期统一法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