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会计实务 > 财务报表

实施精益管理步骤

时间:2011-05-31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会计实务操作】会计/税务实务操作实训辅导课程!
全面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报税程序及注意事项,掌握具体办税流程。
  

面对金融危机、民工荒及价格日益提升的原辅料市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日益困难,但企业要转型、转行极端困难。为了维持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精益管理,控制成本,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本文尝试根据经验心得,与大家探讨一下实施精益管理的步骤流程。 

一、现场管理,发现问题――七种浪费 

首先,应该了解工作中不精益的现象,最自然的办法就是现场观察。带上肉眼、摄像机、笔墨纸砚(或者是电脑)、计时器,走到车间蹲点,能够发现各种浪费现象。 

大家都知道,精益生产方式将所有浪费归纳成七种: 

1、等待的浪费 

2、搬运的浪费 

3、不良品的浪费 

4、动作的浪费 

5、加工的浪费 

6、库存的浪费 

7、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只要花些时间认真观察,各种浪费现象自然尽收眼底。如果有可能,应该争取把这些浪费的情况量化,这对实施改进计划大有好处。 

二、分析原因 

现场出现浪费,一定是管理出现了问题,现场的浪费源于管理的浪费。管理上的浪费,分类如下∶ 

1、配置的浪费 

1)固定资产的浪费∶无法投入是使用的设备与空间。 

2)人力资源的浪费∶闲人,人员之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3)组织结构的浪费∶闲置组织或部门职能交叉重合。 

闲置的资产需要花时间、人力与财力维护,闲置的组织与人员还会引起各种纠纷,这些都会进一步浪费公司的资源。 

2、计划的浪费 

1)计划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管理者能力缺失,制定计划无科学依据,未采用科学方法、工具,并且胡乱更改计划。 

2)无实施准备∶不事先配置合理的人力资源、物料、机器,技术等资源,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3)执行与跟踪核查不到位∶缺少对实施过程的跟踪,考核,不了解实施进度,督促员工完成任务。 

4)缺乏成本收益核算∶实施计划需要耗费成本,如果收益少于成本,则实施此类计划对企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浪费。 

上述计划的制定、准备、追踪、审核都不到位,造成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时间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大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 

3、流程的浪费 

1)流程职责混乱∶流程环节无明确的标准、责任人,未设置合适的表单及标准。 

2)流程重叠、交叉∶不同的流程实现相同的目的,或者流程目标含糊。 

3)流程制度无法落实∶因种种原因,设定的流程在实施过程中被忽略或者有意无意地被践踏、抵制。 

4、信息的浪费 

1)执行者缺少必要的信息∶比如,生产线不能及时得知原料到货信息,则班组的生产计划成为空话。 

2)信息互相保密∶部门政治横行,部门之间互相保密, 互相为别的部门设置行动障碍。 

3)缺少知识管理∶员工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与知识、方法是公司的宝贵资产,但一直为个别员工拥有,未被整理与分享,真正成为公司的资源。 

5、沟通的浪费 

1)等待命令的浪费∶工作指令是公司运营的重要信息,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清晰地传达到位,造成执行者的等待,这样的等待是极大的浪费。 

2)协调不利的浪费∶人员之间性格各异,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利益与立场不同,在交流中对信息的理解出现误差,导致公司的损失。 

管理者或咨询师应深入思考,认真倾听现场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意见,一定能把这些浪费的原因找出来。顺便说一下,鱼翅图之类的方法是探究问题原因的非常好的一种工具。 

三、制定改进方案 

1、工具 

1)员工访谈 

2)制度审核 

3)使用科学工具∶Mindmanager、思维导图、PERT图、关键线路法、规划求救等都是非常常用且有效的探讨制定方案的工具。 

2、科学规划 

1)计划流程标准化∶严禁拍脑袋决策,所有的计划均应事先审核相关资源(人力、 库存、机器设备等等),并进行必要的核算。信息的传达渠道与速度也要制定制度标准,计划中的很多工作可以电子化、程序化,以提高计划效率。 

2)配置优化∶该清理的库存清理,该精简的部门、人员精简,多余的空间、设备该卖的卖,能够改装使用的改装使用…… 

3)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是节省成本,提高效能的最重要的手段,仔细审核每个流程的目的,用思维导图做做脑筋急转弯,集中大家的智慧,该删除的流程删除,该合并的合并,该外包的外包,以不断提高流程效率。 

4)信息流程∶固定的信息标准化、表单化,有实力的企业不妨引进一些电脑网络技术(ERP、MRP、OA等),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5)厂址转移∶将工厂迁移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地方去,到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地方去,这样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将大为降低,采购效率将大幅提高。 

3、沟通技巧的提升 

在新时代,沟通技巧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沟通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准确,千万不要把沟通技巧理解为搞关系让对方舒服。标准化的表单能够解决不少沟通障碍,但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我们太多的人没有倾听能力,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很多时候,人们把沟通理解为显示自己的才能或推托责任的技巧,其实,沟通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对方明白。在订单日益变小,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下,让合作者清晰明白自己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企业人员需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训练自己。 

4、引进新技术 

加入某种技术能够提高产能,同时减少公司对越来越昂贵的人员数量的依赖,咬咬牙引进吧。 

5、系统思考 

务必有系统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千万不要因为某个环节的改善而洋洋得意,很可能这一环节的改进并不能促进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甚至还引起其他环境运作效率的降低。 

要习惯画出整个系统的流程图,若有能力设置流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更好,这样,可以通过电子手段测试某个环节改进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思考数字化。 

总之,精益管理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花大力气,耗尽体力与智力,不断能力,才能真正落实到位,见到成效。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步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真正走向长久的成功。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