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会计实务 > 出纳业务

出口退税帐务处理汇总

时间:2011-08-11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会计实务操作】会计/税务实务操作实训辅导课程!
全面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报税程序及注意事项,掌握具体办税流程。
  

一、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三、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销售收入是免税的,不计提销项税额,用于来料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应税和免税共用的进项税额要作进项转出处理。

四、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会计核算

(一)本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1、一般贸易方式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两种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帐务处理不同,但以下处理方式相同:

(1) 对于本年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2)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生产企业免抵退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一般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

  1、计提销项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按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1) 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2) 在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3)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数。

五、退关退运货物的会计核算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帐务处理:

(一) 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1、用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二)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1、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应付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3、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银存(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

六、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的会计核算

1、生产企业发出货物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报关出口后

(1)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某外贸企业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2)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委托代销商品

(3)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支付代理费的帐务处理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某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

一、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帐务处理

  (一)自营出口帐务处理

1、商品托运出口

(1)出口交单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

(2)结转销售进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xx商品 贷:库存商品

(3)出口收汇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时记红字)

银存

  贷: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2、支付国外费用

外贸企业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

(1)在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CIF价做帐处理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银存

(2)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FOB价做帐处理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往来帐中记载: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存

3、支付国内费用

出口商品在托运以后,发生的出仓运输、装船等费用,包括有关商品自所在地发运至边境、口岸的各项运杂费,均应凭各项原始单据支付,并按费用不同性质,分别以有关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做账务处理:

借: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

  贷:银存

4、出口销售退回

(1)对已同意全部退回的商品,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装运提单时,应即交友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红字) 或 应付账款(货款已收回)

同时冲销原已结转的销售成本,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以红字登记在该帐户借方)

已申报办理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补交时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消费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银存

  (2)如归回调换商品,不论部分或全部,除应先按上述(1)作冲转销售成本分录外,在重新发货时,应按自营出口同样做销售收入及成本的账务处理。有时如调换的出口货物不变更品种、数量,对原销售进价影响不大,也可以简化帐务处理。

对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帐务处理同上。更换的货物重新报关出口后,在按规定办理申报退税手续。

(3)如退回的出口货物转作内销处理,出口企业除作冲转销售成本帐务处理外,对已申报退税的应按规定持有关证明到其主管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同时申请《出口转内销证明单》。

补交应退的税款时,账务处理同上。

出口企业取得《出口转内销证明单》后,按有关金额计算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账务处理:

①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②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出口退税)(红字)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内销(进项税额转出)(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进项税额转出”栏)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

(二)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相关帐务处理

1、进口原辅料件的核算

(1)根据全套进口单据,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进口――材料名称 贷:应付账款――xx外商

(2)实际根据银行单据支付货款,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xx外商 贷:银存

借:财务费用(承兑手续费或T/T电汇手续费) 贷:银存

(3)因为进料复出口贸易海关实行减免进口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制度,本处无需核算税金。在进口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直接记入“经营费用”即可。

(4)进口材料入库,凭仓储协议和入库单,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进口 贷:材料采购――进口――材料

2、进口料件加工的核算

(1)委托加工方式

①将进口料件无偿调拨给加工厂进行加工。应提供委托加工合同,注明加工费,由相关部门开具出库单,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借:委托加工物资――xx加工厂 贷:原材料――进口

②凭加工厂加工费发票结算加工费的核算

借:委托加工物资――xx加工厂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存

③加工出成品入库的核算:由工厂提供入库单据,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借:库存商品――出口 贷:委托加工物资――xx加工厂

④成品出库的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 贷:库存商品――出口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⑤加工成品复出口后申报退税的核算(加工费和辅助材料乘退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增值税(出口退税)

⑥收到出口退税的核算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作价加工方式

将进口的原料按实际进料成本作价给加工厂,应提供销售合同及加工合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由相关部门开具出库单,一并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①作价销售的核算:进口料件作价销售后,到税务部门办理“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

借:应收账款――xx加工厂

贷:其他业务收入――进料作价销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增值税(销项税俄)

②结转成本的核算

借:其他业务支出――进料作价销售 贷:原材料――进口

③按价税合计从该加工厂收回成品,应取得入库单及加工厂的增值数发票,帐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出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增值税(进项)

贷:应收账款――xx加工厂

④成品出口的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 贷:库存商品――出口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

⑤申报作价方式收回产品出口退税的核算

国税发【2006】16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外贸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税额时,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的征税税率计算抵扣;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抵扣。

按出口货物成本价减去进料值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出口货物成本价减去进料值乘以退税率: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3)工艺损耗的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存

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进料加工采取作价方式实际取得额退税款和委托加工取得的退税款是相同的。

(三)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相关帐务处理

1、发出材料时(只核算数量)

2、发生加工费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付账款――加工厂(加工费)或银存

3、办理出口托运时与自营出口账务处理一致

4、实际出口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加工费金额)

应付账款――客户名称(合约规定的原辅材料价格)

贷:其他业务收入――来料加工――成品名称

同时结转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成本

收到货款时:

借:银存 贷: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四)代理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1、收到代管商品

财会部门应根据储运或业务部门开具的盖有“地理业务”戳记的入库单,按合同规定出口金额扣除手续费后,

帐务处理:

借:受托代销商品――客户――商品名称

  贷:应付账款――国内委托单位(代理商品货款)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