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会计实务 > 出纳业务

小企业薪酬需要怎样设计

时间:2011-08-04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会计实务操作】会计/税务实务操作实训辅导课程!
全面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报税程序及注意事项,掌握具体办税流程。
  

1.职位设定 

管好一个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把职位管理好。不同的企业中,因为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以及产业规模的不同,其职位设置、职责要求也会出现较大差异,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经营规划,合理设置职位,编制相关职位说明书。 

2.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职位评估)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消除不同公司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但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它是职位分析的自然结果,同时又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 

3.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企业在确定工资水平时,需要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4.薪酬定位 

在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需要做的是根据企业状况选用适合的薪酬水平。 

影响公司薪酬水平的因素有多种。在公司内部看,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决定薪酬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阶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难度、公司的市场品牌和综合实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5.薪酬结构设计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两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 

6.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 

  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自身也是在不断成长的,所以薪酬体系的设置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需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动不断进行调整。企业应制定定期考核和调整的机制,以保证薪酬系统更好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服务。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