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会计实务 > 会计核算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时间:2011-08-11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会计实务操作】会计/税务实务操作实训辅导课程!
全面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报税程序及注意事项,掌握具体办税流程。
  

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口并做销售后,在向主管征税机关办理征(免)税申报(免抵退税预申报)时,必须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企业在当月收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和《视同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须根据所核定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当期应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的会计处理分不同情况:

⑴根据当月收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按通知单中的“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记账: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收入应纳税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⑵办理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时,按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上“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申报数记账: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收入应纳税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与所对应的申报所属期进行核对,如果通知单中的审批数大于已记账数,其差额用蓝字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如果通知单中的审批数小于已记账数,其差额用红字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

⑶在货物出口的当月,在办理征(免)税申报(预免预抵)时,先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上“当期应预免抵退税额”和“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计算“当期应预免抵退税额”,再根据当月《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汇总表》上“当期应纳税额”,计算确认“当期预免抵税额”和“当期预应退税额”,并进行账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收入应纳税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与所对应的预申报所属期进行核对,如果通知单中的审批数大于已记账数,其差额用蓝字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如果通知单的审批数小于已记账数,其差额用红字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