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2013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笔记:第三章

时间:2013-09-05  来源:中华会计考试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中级审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0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知识点五、金融风险管理(了解)

(一)管理制度

  定义  目标  手段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  国际组织、政府或国家权力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采取立法等方式管理  从整体上保持世界和各国金融环境的稳定性  1.建立法规体系
2.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3.对市场监控和约束
4.建立市场保护机制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实行审慎经营,对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行为过程  1.风险管理控制
2.损失控制目标 
1.制衡的管理机制
2.制定内部运行机制
3.保证约束措施
4.运用科学手段缩小转嫁风险 

【窍门】前四类都是说市场或政策,比较大;后四类集中在企业内部,比较小。

(二)金融风险管理体制:①衡量系统;②决策系统;③预警系统;④监控系统;⑤补救系统;⑥评估系统;⑦辅助系统。

(三)一般程序(简单了解)

 

知识点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掌握)

不同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实施政策的主体  政府  中央银行 
传导过程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或调整税率等手段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  通过对中介指标(如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汇率等)的间接调控(先货币,后市场需求) 
政策手段  税收、预算、补贴、公债等  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等 
政策时滞(内部、外部)  1.内部时滞: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财政政策(相机决策)的认识时滞同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大致是相同的。
(2)财政政策(相机决策)的决策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长。
(3)财政政策(相机决策)的行动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行动时滞长。
(4)财政政策(消极)的内部时滞为零。
2.外部时滞: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 
对利率变化的影响  扩张性财政政策趋向于提高利率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趋于降低利率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