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经济师 > 考试大纲

2006年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

时间:2006-07-04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二)利息与利率计算分析

掌握利息、当前投资本金的期值计算分析、一次性偿还投资本金的年内在回报率分析;熟悉有效利率的计算分析;了解投资的未来货币收益现值计算分析、分期多次性偿还投资本金和利息的年内在回报率分析。

(三)金融市场有关理论

掌握有效资本市场政府和有价证券与资产组合理论的涵义;熟悉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的内容;了解资产定价与期权定价模型。

(四)利率与有价证券定价

掌握有价证券发行、有价证券定价及有价证券场内交易方式;熟悉标据定价、CD单发行、有价证券交易的法律规定、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关系;了解票据发行、票据的法律规定、有价证券场外交易方式。

(五)国际金融市场

掌握新型国际金融市场涵义与构成、金融衍生市场形成;熟悉传统国际金融市场涵义与构成、金融衍生工具;了解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特征。

第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汇率与车际收支知识以及我国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的程度,包括汇率的决定有其基本理论、汇率制度及其具体安排、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外汇与外债管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调控等,培养老先生认识和分析汇率与国际收支总是的能力,提高考生国际金融知识的理论水平和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实际能力。

考试内容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

掌握购买力平价的概念,了解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原理,掌握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熟悉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了解利率平价的基本原理,熟悉利率平价的推导过程,掌握利率平价学说的基本结论,并能够运用有关公式计算远期汇率及其升贴水率。

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与总需求、政府的政策和心理预期等;掌握这些因素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熟悉有关因素作用于汇率的传导机制。

掌握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概念,熟悉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各自的运行特征,了解当前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情况。掌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安排种类及其特征,了解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浮动汇涨制度下钉住汇率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的不同。

掌握当前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种有民币汇涨制度的特点,了解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

掌握汇率风险的概念,掌握汇率风险头寸的涵义,熟悉风险头寸的具体内容。

掌握汇率风险的类型以及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概念。熟悉交易风险的表现;了解折算风险产生的原因,了解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的工区别;掌握经济风险的性质,了解经济风险的影响,掌握经济风险与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的不同。

掌握汇率风险管理中签约时的管理方法,掌握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的基本原则,熟悉加列合同条款的方法。掌握汇率风险管理中借助金融交易的管理方法,熟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货交易、货币期权交易、掉期交易、货币互换、借款与投资、BSI等措施的适用场合和具体操作方法。熟悉汇率风险管理中提前或延期结汇的运用,了解汇率风险管理中福费廷和保险的运用。

(三)外汇与外债管理

掌握外汇管理的概念,了解外汇管理的类型以及我国外汇管理所属的类型。熟悉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管理的具体内容;掌握汇率管理的涵义,掌握复汇率的概念、国际货币基金标准以及形成复汇率制的途径。

掌握货币兑换的概念,掌握货币右兑换的类型,熟悉对内可兑换、对外可兑换、完全可兑换、部分可兑换的概念;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标准与内容;掌握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外江管理的关系。

掌握外债和外债管理体制的概念。掌握外债管理的内容;熟悉外债总量管理的涵义,掌握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主要外债总量管理指标及其警戒线;熟悉外债结构管理的涵义和内容;了解外债劳动管理的具体内容。

了解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熟悉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条件下经常项目管理和资本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了解我国外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掌握我国外债管理体制,熟悉我国外债管理涉及的部门及其具体分工。

(四)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掌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熟悉居民的涵义以及国际收支复式记账法。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储备资产的内容及其余额的涵义。

了解国际收支失衡政策调节的必要性,掌握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措施。熟悉外汇缓冲政策的涵义,掌握外汇缓冲政策的具体运用,了解外汇缓冲政策的适用范围;掌握财政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具体运用,熟悉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于国际收支的渠道;掌握汇率政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具体运用,了解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的不同;了解国际收支调节中直接管制措施的涵义、运用范围及其内容。

了解内外均衡的涵义,掌握米德冲突和丁伯根法则的涵义。熟悉斯旺图示的分析过程,掌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搭配及其运用。熟悉蒙代尔政策搭配学说的分析过程,掌握图形分析中各象限的具体经济情况,以及各种情况下的政策搭配组合。

了解MF模型的假设条件,熟悉IS、LM、BP曲线的涵义及其变动。熟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掌握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折效力;熟悉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掌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力。

熟悉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趋势,了解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情况下内外均衡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八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金融宏观调控的组织、实施与发展变化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以提高老先生对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综合运用经济、金融相关知识对宏观经济金融进行分析的水平。

 考试内容

(一)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熟悉货币政策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及信货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的涵义和方针;熟悉扩张型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涵义;了解非调节型和调节型货币政策的涵义;了解选择货币政策类型的依据。

掌握货币政策四大最终目标的具体涵义和要求;掌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统一与矛盾;了解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和在我国的实践。

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与功能及选择标准;熟悉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了解各中介目标的优缺点;熟悉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变化。

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和内容及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熟悉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缺点;掌握再贴现的概念和内容及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熟悉再贴现运用的前提条件和优缺点;掌握公开市场业务的概念和内容及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熟悉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条件和优缺点。

掌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和种类;了解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的基本内容。

了解直接食用控制原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种类和基本内容。

熟悉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种类和基本内容。

掌握我国现在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及变化趋势。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掌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念;熟悉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环节。

掌握我国改革以来货币政策双重传导机制中的间接传导环节,熟悉直接传导环节;了解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直接传导环节。

(三)金融宏观调控的组织实施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熟悉总供求平衡分析的模型和内容,了解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分析的基本内容;熟悉货币当局概览的内容;了解存款银行货币概览的基本内容;掌握货币概览的内容及向个重要分析式和分析方法。

了解经济周期概念、经济周期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熟悉货币政策的反周期功能;了解其他的几种分析方法。

熟悉货币政策时滞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熟悉经济周期波动预测的三种方法;了解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掌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矛盾,配合形式及其适应性;了解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和在我国的配合方式;掌握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矛盾和统一,配合方式。

(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发展变化

了解传统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对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的信货管理体制:了解“差额包干”、“实货实存”体制;熟悉“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掌握“取消货款限额管理”体制。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熟悉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掌握反通货紧缩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和措施及其效果;熟悉稳健货币政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第九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金融监管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金融风险概述

了解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掌握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了解金融风险的种类;了解金融风险的管理;掌握银行风险的种类;掌握证券风险的种类。

(二)金融监管概述

了解金融监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熟悉金融监管的意义;掌握金融监管模式两种类型的定义、掌握分业监管的限制条件和混业经营的两种表现形式。

(三)银行监管制度概述

了解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熟悉我国银行监管模式;了解银行监管目标的比较;掌握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熟悉银行监管的原则;掌握银行监管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营监管、处理有问题银行机构及市场退出监管、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熟悉银行监管方法;掌握银行机构评级系统;了解银行监管国际化的必要性;掌握巴塞尔协议及国际银行监管的原则,熟悉国际银行监管的资本标准,包括资本组成、资本标准;了解风险资产权数;熟悉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四)证券监管制度概述

熟悉证券风险的种类及原因;了解证券监管模式比较;熟悉我国证券监管模式;熟悉证券监管目标,以及我国证券监管目标;掌握证券监管的原则;掌握证券监管的内容,包括证券发行监管注册制和核准制、证券上市交易的条件、对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内容等;熟悉证券监管的方法。

第十章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参与制定适合本国金融发展环境和经济发民需要的金融深化和发展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了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学说和基本结论;熟悉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金融自由化涵义;了解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掌握利率和汇率等金融价格的扭曲及利率管制如何阻碍经济增长;掌握金融深化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金融深化的原因和动力;掌握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交易成本的涵义及其对金融深化的影响;熟悉“次品车问题”;熟悉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区别。

了解金融自由化与放松管制涵义及相互关系;了解金融管制的两种不同方式和不同效果;掌握实施金融自由化应具备的主要条件;熟悉金融自由化的顺序;熟悉金融约束论概念和政策主张。

(二)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

了解金融中介与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提高全社会的增长水平;熟悉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掌握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掌握国际上描述金融深化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指标和公式。

掌握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熟悉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国际比较方法和结论;熟悉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金融发展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又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我国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过程、特征及目标

了解各国金融深化和发展的共性和特征;熟悉我国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过程;掌握我国金融深化的特征及我国金融深化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掌握我国金融深化和发展的目标。

(四)金融深化与发展的方式、步骤、条件和控制原则

了解国外金融体系的两种类型;熟悉金融发展与深化的政府控制式、政府引导式、机构自发式、市场推动式四种模式及各自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掌握实现有效金融深化和创新的条件;熟悉有效金融深化和发展的步骤;掌握金融深化与发展应具备的政策环境;熟悉政策制定者应具有的理念;掌握如何运用政策导向的作用,争取更佳政策效果;掌握对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的控制原则。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