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经济师 > 考试大纲

2006年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

时间:2006-07-04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第一章 货币供求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与掌握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通货膨胀等宏观金融问题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和解决宏观金融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货币需求

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两个概念。了解货币存量对研究货币需求量的意义。

掌握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及其三个前提条件:掌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熟悉凯恩斯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掌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两个特点;熟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弗里德曼对影响货币需求量因素的划分;熟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孙数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在强调重点、传导变量、政策主张等方面的主要区别;了解基本公式法、微分法及美国中央银行提出的测算货币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并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

(二)货币供给

掌握货币供给包括的两大内容:货币供给行为与货币供应量;掌握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了解货币范围的扩展;掌握西方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熟悉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掌握我国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方法。

了解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熟悉基础货币的构成内容及基础货币供应的三条渠道;了解货币乘数;掌握信货收支、财政收支、国际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三)货币均衡

掌握货币均衡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熟悉货币容纳量弹性,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关系。

熟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经济转轨时期货币均衡的不同标志。

掌握货币均衡的利率水平;熟悉财政超额分配、银行超额分配对货币均衡的重要影响;熟悉均衡利率水平对货币供求的重要影响;了解货币失衡的概念和表现。

(四)通货膨胀

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类型。

熟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并能具体掌握控制需求、改善供给的具体措施。了解我国出现的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了解近斯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要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我国金额业必须实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第二章 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我国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于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的理解程度。

考试内容

(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掌握直接融资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间接融资的概念、种类和特征,熟悉融资方式与金融体系、货币流通关系。

(二)项目融资

掌握项目融资的概念,掌握项目融资和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了解项目的融资的当事3人及其权责,熟悉项目融资的运作程序。

掌握项目融资模式在结构上的特征,掌握BOT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满面流程,了解利用BOT融资方式的利弊,掌握TOT的定义,了解利用TOT方式的利弊。

了解项目融资的作用和所适用的领域。

(三)资产证券化

掌握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熟悉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要素和操作程序,了解资产证券化的类型、条件。

(四)我国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

了解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融资格局,了解我国融资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融资格局的新变化,熟悉融资方式多样化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掌握完善的金融市场是资金有效融通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老先生对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及其演变,主要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在实际金融工作中的业务水平。

考试内容

(一)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掌握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及其演变;掌握我国中央银行的形成和中央银行的作用及职责;熟悉商业银行职责和种类;了解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及设立的原因;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经营机构、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的职能与作用。

(二)中央银行业务

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央银行业务是实现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内容;熟悉中央银行负负债业务,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经理国库业务;熟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包括货款业务、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经营国际储备资产业务;了解清算业务的基本内容。

(三)银行业务

掌握我国三政策性银行各自业务的范围和特点:熟悉三家政策性银行不同资金来源、筹措方式;熟悉三家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不同投向和运用;了解政策性银行业务过程;了解国家对政策性银行的基本要求。

(四)商业银行业务

掌握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熟悉存款业务的几种类型;掌握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构成和内容及主要货款方式;熟悉中间业务基本知识,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电子计算机运用等主要内容;了解表外业务特别是传统的表外业务的基础知识。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

掌握金融信托的基本要素和主要业务的内容;熟悉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及承销业务为主的基本业务;了解投资基金的内涵及运作过程;了解金融租赁的基本知识和几种业务开展的基本要点;了解财务公司业务开展的范围和特征;了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汪良资产后,展开业务活动的范围和政策要求。

第四章 信用创造与金融创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主要检测考生对信用创造和金融创新的认识、了解以及把握的程度,从而提高考生在实际金融工作中对于相关具体业务的理解、决策、管理和操作的水平;同时,还应该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状况、内容、特点以及相关制约因素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考试,使考生明确金融创新对于金融机构和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考试内容

(一)信用创造

掌握信用创造的基本概念和它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掌握信用创造得以实现的三个基本条件;了解信用的创造与消减的过程;熟悉信用创造在数量上的各种限制因素;以及它们对于信用创造的具体影响;掌握存款乘数、货币乘数、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基础货币等概念的基本涵义;了解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熟悉并掌握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合理的信用创造机制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方法的。

(二)金融创新

了解金融创新的广义的和狭义的基本概念,了解金融创新理论发展的不同流派及其基本观点;掌握金融创新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动因;熟悉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同时,对于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相关的金融工具、金融技术等都应该有所认识、了解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掌握。

(三)我国的金融创新

了解我国现阶段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金融创新的各种特点;熟悉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各种相关因素,并掌握我国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各条基本原则。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商业银行及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掌握和熟悉、了解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认识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掌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两种不同性质工作的内涵及各自内容,熟悉两者的关系;掌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及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发展、变化。

(二)商业银行经营

掌握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基本在素;了解市场营销观念的四个支柱及美国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阶段。

熟悉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存款经营的因素,了解现金管理的内容。

熟悉货款经营的基本内容,了解在货款经营中推销银行其他产品的方法和内容。

熟悉中间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了解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及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三)商业银行管理

掌握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熟悉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

掌握资产负债管理所包含的6具基本原理;熟悉资产管理包含的三个主要内容;熟悉负债管理包含的三个主要内容。

了解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掌握资产负3债比例管理指标计算方法;熟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分类管理的4个主要内容;熟悉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条件。

掌握银行风险的概念;了解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过程,掌握银行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熟悉商业银行风险的划分。

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熟悉财务管理的原则。

熟悉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了解成本的构成及成本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熟悉利润的构成及利润分配的方法;掌握商业银行提高利润的途径;熟悉三类主要会计报表的功能。

掌握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熟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责和目标。

了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熟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掌握行员制和劳动合同制两个概念;掌握行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熟悉现阶段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条件

掌握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熟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目标、内容、具体步骤。

掌握银行内控机制的概念;熟悉银行内控机制的基本特征;掌握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所要做的主要工作。

掌握激励约束机制的涵义、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

 第六章 利率与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掌握利率与金融市场涵义及有关理论、利息与利率计算、有价证券定价和国际金融市场构成等内容的程度,提高考生理解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营运机理的水平和参与金融市场运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利率与金融市场概述

掌握利息、利率涵义与利率水平决定及金融市场构成要素;熟悉我国利率市场化影响、利率风险与金融市场运行机理;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方式选择与金融市场效应分析。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