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
第一章 货币形态的发展和货币流通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验考生对货币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各种形态的货币基本概念的熟悉、理解的程度;检查考生对货币流通概念、形式掌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对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考察考生对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的基本表现形式即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考试,促使考生提高货币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学会分析货币流通现状,加强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考试内容
(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熟悉货币由足值货币向信用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足值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足值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形式。熟悉信用货币在现代的发展变化,了解经济中现代信用货币与国家曾直接发行的纸币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范围的扩大及其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概念。掌握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发展变化的新情况。
(二)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了解货币流通的概念及其构成内容,熟悉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概念和流通领域,了解我国人民币现金与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了解广义货币流通渠道以及流通中广义货币流通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三)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熟悉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内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特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理论及其特点和意义。
(四)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了解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熟悉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进而掌握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中央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五)货币流通状况的表现形式
了解货币流通状况的内涵。熟悉货币均衡概念。了解货币流通的三种状况即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进而掌握货币均衡的标志及其实现条件;掌握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其治理对策;熟悉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
第二章 信用和利息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信用、信用形式、利息和利息率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检验考生对信用、利息理论主要内容的理解,考察考生对计算利息基本规定的熟悉程度和利息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信用
掌握信用的概念。熟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熟悉高利贷信用的概念、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特点;了解高利贷信用的作用;熟悉借贷资本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各种信用形式的概念;熟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熟悉国家信用的作用;熟悉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了解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熟悉信用在社会生产、商品流通、消费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了解信用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二)利息和利息率
掌握利息的概念。熟悉利息的性质。了解西方学者关于利息性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利息率的概念、种类。熟悉利息率的决定因素。熟悉利息率变动对集聚社会资金的影响;熟悉利息率变动对信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了解利息率变动对资金使用效益、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的影响。
掌握利率体系的含义。掌握中央银行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金融机构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熟悉市场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利息计算的基本方法。
(三)存款利息的计算
掌握计算储蓄存款利息的基本规定。熟悉《储蓄管理条理》对各类储蓄存款计息的规定。了解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熟悉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掌握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定活两便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储蓄存款中自动转存和约定转存的基本做法。
熟悉《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对单位存款利息计算的规定。掌握单位活期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余额表计息、分户账计息的基本原理。了解单位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熟悉《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对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计息的规定。掌握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贷款利息的计算
掌握定期结息计息的计算方法,结合单位活期存款计息方法,熟悉计息积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熟悉利随本清计息的计算方法。了解票据贴现的含义;熟悉贴现利息的决定因素;掌握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
熟悉《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对金融机构贷款计息的规定。了解中央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掌握再贴现利息和实付再贴现额的计算方法。
(五)其他利息的计算
掌握信用卡备用金存款利息的计算。熟悉信用卡保证金存款利息的计算。了解信用卡透支利息计算的规定。
熟悉凭证式国债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贴现国债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熟悉租金的构成要素。掌握租金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的金融机构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与考试,检验应试者对我国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的了解熟悉程度;检查考生对我国金融类别及其构成,不同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使考生具备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从事金融领域内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试内容
(一)金融机构概述
熟悉金融机构的概念,了解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掌握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模式。
(二)我国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熟悉历史上我国各个时期产生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概况。熟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层次、多形式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熟悉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现有格局及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
掌握我国商业银行的属性、职能、主要类型以及法律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主要业务,熟悉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趋势。
(四)中央银行
结合相关章节的内容掌握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掌握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形成、演变,了解我国中央银行调控与监管职能最新的发展动向。
(五)银监会与证监会
掌握银监会、证监会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六)政策性银行
掌握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原因,熟悉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与主要业务。
(七)非银行金融机构
熟悉、掌握我国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念与主要业务活动,了解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典当等机构的概念及主要业务活动。
第四章 金融机构的资本与负债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金融机构资本、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概念和各自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有关资本充足率,存款、其他负债业务的组织、管理的规定,在充分认识金融机构最基本的资金来源业务重要性的基础上提高对资本、存款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操作水平。
考试内容
(一)金融机构的资本
掌握资本的概念、一般构成及职能,熟悉实收资本、注册资本的含义及不同来源;了解资本充足率有关协议及产生、演变背景和过程;熟悉有关资产风险系数、风险换算系数和资本最低限水平的具体规定。掌握资本充足率、资产风险权数、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熟悉金融机构筹集资本的形式、不同途径以及各自的利弊。掌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
掌握存款的概念,了解存款的不同种类及各自含义。熟悉存款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存款管理的有关原则、制度,特别是中央银行对有关存款管理的原则、制度和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对存款管理的原则、制度和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了解商业性金融机构存款成本的概念,掌握存款成本的内涵、计算和成本管理的方法。掌握组织存款的要点。了解影响存款总量和单个机构存款量增减的因素。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其他负债业务
掌握金融机构借入负债的概念及意义、作用。掌握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同业借款、回购协议及发行金融债券的概念、种类、特点、作用和用途、对象、范围。了解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及特点。了解短期资金占用中金融机构可以占用的短期资金构成。
第五章 我国金融企业的资产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金融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资产业务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况,借以促进考生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其做好本职工作,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贷款业务的关系人
了解贷款业务涉及的关系人及其概念。
熟悉贷款人和借款人各应具备什么资格。
掌握贷款人和借款人各自的权利以及他们在借贷活动中应该受到哪些限制;对借款人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我国金融企业贷款种类
了解我国金融企业贷款种类的划分方法和按期限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的界限。
了解按贷款保障划分的贷款种类,熟悉按贷款保障划分的各种贷款的基本概念。
熟悉信用贷款的特点,掌握其贷款对象;掌握保证贷款保证人的条件、不能充当保证人的单位和保证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掌握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范围,和按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范围;贷款人对抵押物的选择与估价原则;抵押合同的签订和抵押物登记的要求。
掌握质押贷款质押物的种类、贷款人对质押物的保管责任、质押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生效日。
熟悉票据贴现与贷款的区别;掌握票据贴现的申请和银行对贴现票据的审查内容,包括票据种类、票据的要式和要件、票据的商品性、票据的关系人、票据贴现期限和贴现额度的审查要点。
掌握银行对贴现票据到期收回票款的程序,及票据付款人无款支付时,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程序和内容。
了解按贷款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划分的贷款种类,并熟悉其概念;掌握贷款人在该类贷款中的经济责任。
了解按贷款用途划分的贷款种类;熟悉按贷款用途划分的各种贷款的基本概念;
熟悉消费贷款的主要种类,金融企业提供和收回消费贷款的主要方式;掌握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内容。
了解助学贷款的概念;熟悉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掌握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对象、借款人、贷款人、贷款额度和利息的规定及主要管理要求。
熟悉普通商业性助学贷款的主要规定。
(三)贷款业务的一般程序
了解“借款申请书”的主要内容;熟悉借款人应随同申请书向贷款人提交的其他资料。
掌握贷款人贷前调查的基本内容,了解对借款人信用等级评估的要求。
掌握贷款的审批制度、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的具体内容;掌握签订贷款合同和办理贷款担保的手续;
掌握贷款的发放手续、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收回贷款的不同要求。
(四)我国金融企业的投资业务
了解银行投资业务、信托和信托投资的概念。
熟悉金融信托与银行信贷的区别和信托投资的方式。
掌握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的目的和影响商业银行投资决策的因素:收益率、投资风险、证券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
了解金融企业不同的投资策略及各种投资策略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投资策略、不同投资方法的具体内容;掌握梯形投资法、杠铃投资法和债券交换法的具体操作。
(五)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和头寸匡算
了解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熟悉商业银行现金头寸的概念和构成。
掌握商业银行营运对其可用头寸的影响:商业银行与客户往来引起其资金头寸增减变化的因素;商业银行与同业往来引起其资金头寸增减变化的因素;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业务往来引起其资金头寸增减变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