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免费学习期 ![]() |
【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出纳实战攻略。熟练掌握上岗技能,就业双重保障!赶紧报名吧! |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1.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2.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义务人、计算纳税办法和期限等都是预先规定
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例题·多选题】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
A.强制性
B.互惠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正确答案』ACD
(三)税收的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和资源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4)资源税类——对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进出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关税和消费税
(2)地方税——营业税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所得税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比例税率等
(2)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标准×单位税额
(3)复合税——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流转税类的有( )。
A.营业税
B.所得税
C.消费税
D.资源税
『正确答案』AC
【例题·多选题】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目前将国家开征的全部税种划分为( )。
A.中央税
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地方税
D.专项税
『正确答案』ABC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的主体内容;
(2)税收反映经济利益关系,税法则反映权利与义务关系;
(3)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就属于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
★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项)——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人(征税主体)——行使税收征管权,依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2.纳税义务人(纳税人,纳税主体),——单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个人所得税),是缴纳税款的主体。
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其持有的纳税人收入或从纳税人收款中按其应纳税款代为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代征人,是指受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车船税)。
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总分公司不在同一省市,企业所得税要统一缴纳)。
3.征税对象(纳税对象)——物和行为
每种税都有其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4.税目——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5.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等。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纳税。
(2)定额税率,是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纳税比例。一般是用于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
(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
累进税率按结构不同,又可分为: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6.计税依据(课税依据、课税基数)——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
(1)从价计征
(2)从量计征
(3)复合计征
7.纳税环节
8.纳税期限——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超过纳税期限未缴税的,属于欠税,应依法加收滞纳金。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形式。
9.纳税地点
10.减免税——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别规定
(1)减税和免税: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2)起征点:是指计税依据达到国家规定的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就超过部分征税。
(3)免征额:是指在计税依据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计税依据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纳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11.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例题·单选题】税收征收管理的主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各级税务机关
C.各级财政部门
D.纳税单位和个人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同一计税依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统一的法定比例的税率,被称为(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法定税率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构成要素的有( )。
A.税制
B.计税依据
C.征税人
D.纳税环节
『正确答案』BCD
【例题·单选题】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税率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纳税期限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在税制要素中,对纳税对象总额中的一部分数额免予征税,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被免予征税的这部分数额是( )。
A.计税依据
B.免征额
C.税基
D.起征点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按现行税法规定,计税依据可以分为( )。
A.从价计征
B.从量计征
C.复合计征
D.独立计征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