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
(二)总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报酬率(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
四、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折现率的确定
在财务可行性评价中,折现率()是指计算动态评价指标所依据的一个重要参数,财务可行性评价中的折现率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第一,以拟投资项目所在行业(而不是单个投资项目)的权益资本必要收益率作为折现率,适用于资金来源单一的项目;第二,以拟投资项目所在行业(而不是单个投资项目)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适用于相关数据齐备的行业;第三,以社会的投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适用于已经持有投资所需资金的项目;第四,以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的行业基准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适用于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和建设项目评估中的净现值和净现值率指标的计算;第五,完全人为主观确定折现率,适用于按逐次测试法计算内部收益率指标。本章中所使用的折现率,按第四种方法或第五种方法确定。
(二)净现值
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三)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PV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亦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
(四)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予零时的折现率。
(五)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和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即:
当NPV>0时,NPVR>0,IRR>ic;
当NPV=-0时,NPVR=0,IRR=-ic;
当NPV<0时,NPVR<0,IRR<ic。
五、运用相关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一)判断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均处于可行区间,则可以断定该投资方案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具备可行性。
(二)判断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均处于不可行区间,则可以断定该投资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应当彻底放弃该投资方案。
(三)判断方案是否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的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如NPV≥0,NPVR≥0,IRR≥ ),但次要或辅助指标处于不可行区间(如PP>
,PP′>
或ROI<i),则可以断定该项目基本上具有财务可行性。
(四)判断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出现NPV<0,NPVR<0,IRR<的情况,即使有PP≤
,PP′≤
或ROl≥i发生,也可断定该项目基本上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五)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对投资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上述判定条件外,还必须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财务可行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第二,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会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及应用
一、投资方案及其类型
投资方案就是基于投资项目要达到的目标而形成的有关具体投资的设想与时间安排,或者说是未来投资行动的预案。一个投资项目可以只安排一个投资方案,也可以设计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根据投资项目中投资方案的数量,可将投资方案分为单一方案和多个方案;根据方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组合或排队方案等。
二、财务可行性评价与项目投资决策的关系
开展财务可行性评价,就是围绕某一个投资方案而开展的评价工作,其结果是作出该方案是否具备(完全具备、基本具备、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结论。而投资决策就是通过比较,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选择-个或一组最优方案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多个方案中作出了最终的选择。因此,在时间顺序上,可行性评价在
先,比较选择决策在后。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的方案之间表现不完全一致。
(一)评价每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是开展互斥方案投资决策的前提
对互斥方案而言,评价每一方案的财务可行性,不等于最终的投资决策,但它是进一步开展各方案之间比较决策的重要前提。
(二)独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与其投资决策是完全一致的行为
相对于独立方案而言,评价其财务可行性也就是对其作出最终决策的过程。
三、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等具体方法。
(一)净现值法
所谓净现值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二)净现值率法
所谓净现值率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所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A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AIRR),并据以与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
(四)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所谓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记作NA)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五)计算期统一法
计算期统一法是指通过对计算期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选定一个共同的计算分析期,以满足时间可比性的要求,进而根据调整后的评价指标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四、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与新建项目相比,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最大的难点在于不容易估算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在估算固定资产更新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项目计算期不取决于新设备的使用年限,而是由旧设备可继续使用的年限决定;第二,需要考虑在建设起点旧设备可能发生的变价净收入,并以此作为估计继续使用旧设备至期满时的净残值的依据;第三,由于以旧换新决策相当于在使用新设备投资和继续使用旧设备两个原始投资不同的备选方案中作出比较与选择,因此,所估算出来的是增量净现金流量△NCF;第四,在此类项目中,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比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更有意义。
(二)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如果企业所需用的固定资产既可以购买,也可以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取得,就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对逮两种取得方式进行决策。有两种决策方法可以考虑,第一种方法是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然后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进行决策;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的大小,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
2012年度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四).doc
通关班[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免费学!无分数线限制,仅需380元/门!]
精品班[考试当期未通过,下一学期学费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