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12年度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一)

时间:2012-02-20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网校综合消息: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发布的《网上订购2012年度会计资格考试用书说明》,2012年会计职称考试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会计考办)修订的2012年度考试大纲,2012年度考试辅导教材也相应做出修订,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掌握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各种观点

(三)熟悉财务管理的环节

(四)熟悉财务管理的技术、经济、金融和法律环境

(五)了解财务管理体制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以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为目标。它要求企业通过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要求企业经营中应充分考虑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合作共赢促使企业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

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首要要求就是要协调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协调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利益冲突,就是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而所有者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报酬)实现更多的财富增值。

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式有解聘、接收、激励。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协调

所有者的目标可能与债权人期望实现的目标发生矛盾。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协调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

第二节 财务管理环节

一、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

(二)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财务预测的结果,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并以指标形式落实到每一计划期间的过程。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主要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财务预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二、决策与控制

(一)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1)经验判断法,如淘汰法、排队法、归类法等;(2)定量分析方法,如优选对比法、数学微分法、线性规划法、概率决策法等。

(二)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几种。

三、分析与考核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趋势的过程。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等。

(二)财务考核

财务考核是将报告期实际完成数与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是否完成任务的过程。财务考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第三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和分权各有利弊和特点。

从聚合资源优势,贯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角度,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显然是最具保障力的,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差、成本比较高,而且影响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的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但随着权力的分散,就会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这是采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成本或代价。

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政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

(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

(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