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十七章

时间:2011-11-20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二)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三)掌握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四)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五)熟悉会计估计变更的条件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一、会计政策的特征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另有规定的除外。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以下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追溯调整法是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未来适用法是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特征

会计估计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则属于差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

一、前期差错的特征

前期差错是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

行的除外。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

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