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8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六章)

时间:2007-11-27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二)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即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分为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固定性储存成本两类。其中,固定性储存成本与存货储存数额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而变动性储存成本则与存货储存数额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三)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停产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缺货成本能否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应视企业是否允许出现存货短缺的不同情形而定。若允许缺货,则缺货成本便与存货数量反向相关,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反之,若企业不允许发生缺货情形,此时缺货成本为零,也就无须加以考虑。

三、存货的控制方法

(一)ABC分类法

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首先,要确定存货分类的标准。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其次,根据上述标准对A、B、C三类存货进行具体划分。最后,在对存货进行ABC分类的基础上,企业应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与平均缺货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缺货成本可以根据存货中断的概率和相应的存货中断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

(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

1.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即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料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式中,原材料使用率是指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是年需要量与生产周期的比值。

2.订货提前期

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单到货物验收完毕所用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3.保险储备

保险储备,即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其计算公式为:

保险储备的存在虽然可以减少缺货成本,但增加了储存成本。最优的存货政策就是在这些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使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

(四)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

及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 System,JIT),是指通过合理规划企业的产供销过程,使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减少制造过程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减少库存,消除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只有在使用之前才从供应商处进货,从而将原材料或配件的库存数量减少到最小;只有在出现需求或接到订单时才开始生产,从而避免产成品的库存。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需要与材料物资的供应之间实现同步,使物资传送与作业加工速度处于同一节拍,最终将存货降低到最小限度,甚至零库存。

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的优点是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从订货到交货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再加工和担保成本。但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要求企业内外部全面协调与配合,一旦供应链破坏,或企业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经营风险加大。此外,为了保证能够按合同约定频繁小量配送,供应商可能要求额外加价,企业因此丧失了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更低价格的机会收益。

点评:

本章主要变化:

(1)关于“经济进货批量模型”的相关表述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内容: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包括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故不存在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这样,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

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实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存货进价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货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费用,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修改后的内容: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包括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故不存在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这样,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

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实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存货进价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变动性进货费用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货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2)保险储备量的公式有变化:

修改后的公式为:

变化情况是:把原公式中的“订货提前期”改为“正常订货提前期”。

本章重点掌握下列内容:

(1)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

(2)应收账款的作用与成本,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

(3)存货的功能与成本,掌握存货的控制方法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