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1)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2)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表明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3.总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4.其他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能够反映资产的质量状况和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三、获利能力指标
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获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一)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四)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五)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六)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七)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八)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积累和分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九)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但是,某种股票的市盈率过高,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十)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四、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八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一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实际增减变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当大于100%.
(三)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积累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四)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一年初资产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五)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与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一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六)技术投入比率
技术投入比率,是企业本年科技支出(包括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与本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的程度越大,应对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五、综合指标分析
(一)综合指标分析的含义和特点
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等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与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的特点体现在其财务指标体系的要求上。综合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素质:(1)指标要素齐全适当;(2)主辅指标功能匹配;(3)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二)综合指标分析方法
综合指标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其分解为若干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各分解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杜邦体系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