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
第三节 非调整事项
一、非调整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才发生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应作为非调整事项。
以下是非调整事项的例子:
(一)发行股票和债券;
(二)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三)对外巨额举债;
(四)对外巨额投资;
(五)发生巨额亏损;
(六)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亏损;
(七)外汇汇率或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八)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九)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十)对外签订重大抵押合同;
(十一)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或承诺事项;
(十二)发生重大会计政策变更。
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企业应就非调整事项,披露其性质、内容,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说明理由。
第四节利润分配方案中的股利
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下同),应按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1)现金股利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
(2)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资产负债表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宣告发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五节 持续经营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则企业不应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还应披露如下内容:
(1)不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事实;
(2)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原因;
(3)编制非持续经营会计报表所采用的基础。
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告
[基本要求]
(一)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二)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三)掌握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应披露的内容
(四)熟悉现金流量的分类
(五)熟悉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六)熟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的内容
(七)熟悉分部报表的编制范围
(八)熟悉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
(九)了解利润分配表的内容
(十)了解关联方关系的表现形式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企业应以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成报表项目,形成资产负债表。
(一)"年初数"的填列方法
"年初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二)"期末数"的填列方法
"期末数"是指某一会计期末的数字,即月末、季末、半年末或年末的数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数"的数据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有关资产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第二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二、利润表的编制
(一)"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月度报表时,应根据有关损益类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分析填列;在编制中期报表中,应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同期数"栏,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报表时,应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年数"栏。
"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二)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现金流量是指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可以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返还的税费、经营性租赁、支付工资、支付广告费用、交纳各项税款等。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三、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一)现金流量表正表
现金流量表正表采用报告式的结构,分类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在有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为人民币的企业,正表中还应单设"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
(二)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包括三部分内容:(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企业可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及复杂程度,选择采用工作底稿法、T形账户法,或直接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现金流量表。
第四节 合并会计报表
一、合并会计报表概念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除编制其个别会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具体包括:
(一)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权益性资本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具体包括以下3种情况: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间接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二)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通常情况下,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存在如下情况之一者,应当视为母公司能够对其实施控制,因而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1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包括:
1已准备关停并转的子公司。
2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4准备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的子公司。
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如果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1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期末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但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出售或购买子公司对企业报告期(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以及对前期相关金额的影响。
2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的相关收入、成本、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相关收入、成本、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3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期末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的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并将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在有关投资活动类的"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单列"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将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并将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在有关投资活动类的"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单列"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