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6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四)

时间:2005-12-25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基本要求]

(一)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掌握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四)熟悉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五)熟悉资本公积的来源

(六)了解留存收益的组成及用途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第二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的概念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的规定,投入企业的资本。

二、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时,应以实际收到或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二)企业收到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时,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对于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三)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如投资合同没有约定汇率,应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确认为实收资本;如投资合同中约定了汇率,应按合同约定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确认实收资本,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所确认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资本公积。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公司发行股票收到现金等资产时,按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确认股本;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资本公积。

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与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确认股本;按实际收到的股款(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成的人民币)与该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资本公积。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如果溢价发行的,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抵扣;股票没有溢价发行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应将不足支付的发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四、实收资本(或股本)变动的核算

企业按规定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时,核算原则与投资者初次投入时一样;企业采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企业应按转增的资本金额,确认实收资本或股本。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放股票股利的方式增资时,公司应在实施该方案并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根据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数确认股本。

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投资时登记入账。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依法减资的,应按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减少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第三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

二、资本公积的来源

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主要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增加的资本公积。

(三)股权投资准备

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四)拨款转入

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

(五)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六)关联交易差价

关联交易差价是指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所形成的差价。这部分差价视同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捐赠,作为资本公积处理。该项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

(七)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债权人豁免的债务和接受的现金捐赠在本项目核算。

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企业应分别资本公积形成来源不同进行明细核算。

第四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概述

(一)留存收益的概念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二)留成收益的构成

1.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公积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3)法定公益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时,应当将其转入任意盈余公积。

企业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2.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通常留待以后年度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企业应分别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不同用途进行核算。

第十章 费 用

[基本要求]

(一)掌握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

(三)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四)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五)熟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内容及核算

(六)熟悉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七)熟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八)了解期间费用的概念

(九)了解费用的分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费用的分类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一、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可以分为外购材料费用、外购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税金和其他支出等费用要素。

二、按经济用途分类

按经济用途分类,费用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称成本)。企业一定期间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费用,则归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节 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二)将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各种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三)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要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都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某种产品直接耗用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三、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计入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四、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可以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主要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六、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完工产品经产成品仓库验收入库以后,其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

七、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概念

期间费用是指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一)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二)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三)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二、期间费用的核算

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基本要求]

(一)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