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中级职称】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赶快报名吧! |
中华财考网《财务管理》论坛学习小天地开通啦!此讨论区意在与各位考友一同奋战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科目的考试。在此,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状态调整等等,凡是与考试相关的东东或西西,我们尽可在此商议。同时,在这里也会紧密结合中华财考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各位考友服务,及时为考友提供网校的资源。最终目的只有其一,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试顺利通过。我将与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奋战这些时日。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第七章 税务管理
知识点五、企业营运税务管理
(一)采购税务管理
具体分类 | 相关说明 |
购货对象 |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采取不同的增值税计税方法 (2)从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处采购货物,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不一样 比如,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的货物,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不能抵扣(由税务机关代开的除外) |
购货运费 | (1)采购时应注意区分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额 (2)购进原材料的运费可以抵扣 (3)随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杂费不能抵扣增值税额 |
代购方式 | 委托代购业务分为受托方只收取手续费和受托方按正常购销价格结算两种形式,两种代购形式财务核算和税收管理不相同 |
结算方式 | (1)赊购与现金或预付采购无价格差异时,对企业税负无影响 (2)当赊购价格高于现金采购价格时,在获得推迟付款好处的同时,会导致纳税变动。 |
采购时间 | 由于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预计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适当提前购货可以推迟纳税。 |
增值税专用发票 | (1)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抵扣凭证 (2)自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
【提示】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那么当年计算应纳税额时,其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货时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以按增值税适用税率抵扣(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物,且无税务机关代开的专用发票,那么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如果税务机关代开了专用发票,那么其进项税额可以按3%抵扣。如果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当年计算应纳税额时,无论从哪种类型纳税人处购货发生的进项税额都不能抵扣。
2.购货运费的处理企业采购货物时一般面临两种运输方式:直接由销货方运输和自行选择运输公司运输。若自行选择运输公司运输,运费可以按7%抵扣,但是如果由销售方承运,运费作为价外费用计入了销售价格,进项税按照17%抵扣。
3.赊购对增值税的影响税法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也就是说赊购的时候,还没有增值税进项税额(只有到了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才有),因此当期可抵扣进项税减少,当然需要多交增值税。
【例题·单选题】中大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从甲企业购进一批货物,甲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万元,同时中大公司支付运费70万元(有运输发票),同年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1500万元,则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是( )万元。
A.89.9
B.174.9
C.77.55
D.85
【答案】A
【解析】500×17%+70×7%=89.9(万元)
(二)生产过程税务管理
具体分类 | 相关说明 |
存货 | 不同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计算出的成本费用不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①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②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③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④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结论】通货紧缩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比较合适;社会经济比较稳定时,采用加权平均法比较合适 |
固定资产 | (1)加速折旧法能够延期纳税 (2)可以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方法的情形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3)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
人工工资 | 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全额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不再受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扣除限额的限制 |
费用 | 不同费用分摊方法会扩大或缩小产品成本,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有利的分摊方法来进行税收筹划 |
【提示】
1.重点掌握存货不同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的不同折旧方法,从主观题的角度把握。
2.存货主要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结合例题理解)。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3.固定资产主要折旧方法总结:
按照会计的规定,折旧的计算共有四种方式:(1)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线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关于工作量法,考试时不会涉及,不必掌握;直线法比较简单,不再赘述;对于后两种方法,讲述如下:
折旧方法 | 基本计算方法 | 举例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 例如: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 =(20000-8000)×40%=48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 =(20000-8000-4800)×40%=2880(元) 第4、第5年的年折旧额 =(20000-8000-4800-2880-200)& > 热门点击
备考辅导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