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
【审计实务操作】企业的从事审计相关工作的财务人员!(辅导侧重于审计实务) 涉及各行业的审计知识、各种注册会计师业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风险与控制等。 |
一、含义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在通常情况下,有两类期后事项需要公司管理当局予以考虑:一类是调整事项,另一类是非调整事项。
二、种类
(1)第一类期后事项。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称为第一类期后事项。这类期后事项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金额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存在或发生将导致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做出必要的调整。主要包括:
某一项资产的价值在结账日后被证实发生损失或永久性的减值;
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发生销售退回;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处于协商中的债务重组,结账日后已经达成协议;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合同应计的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2)第二类期后事项。虽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称为第二类期后事项。第二类期后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不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但如不对其加以说明,有可能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对被审计单位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前景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对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披露。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筹资行为,如发行股票和债券;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投资与购买行为,如企业合并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外汇汇率的较大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资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市价发生下跌,如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或存货市价下跌;
三、审计方法
期后事项的审计方法通常分为两类:
一是结合对会计报表项目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进行的审计。这类审计是会计报表项目审计的一部分。
二是采用专门审计程序进行审计。这是为了查明所有对会计报表有重要影响的事项,一般是在接近审计工作结束日之前进行。专门审计程序通常有:
(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期后事项的内容。审计人员通常应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期事项的下列内容:
是否已进行或将进行异常的会计调整;
资产是否已出售或计划出售;
是否已发行或计划发行新的股票或债券;
是否已签订或计划签订合并或清算协议;
是否已发生新的担保、贷款或承诺;
其他相关内容。
(2)审阅被审计单位有关期后事项的下列资料: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有关会议记录;
被审计单位最近的期中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管理报告;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确认期后事项的程序;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关于期后事项的声明或其他陈述;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事项导致索赔、诉讼的结案;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被审计单位经营方针、经营项目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扩大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