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2010审计师辅导: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第二节

时间:2010-09-08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中级审计师考试辅导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300元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一、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评

1.调查了解生产与存货内部控制

经过调查了解,运用文字报告、内部控制调查表、流程图等方式,将内部控制情况描述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2.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各部门、各业务环节)

3.抽查部分存货入库、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

审计人员根据重要性原则,抽取部分业务文件,测试各控制环节的执行情况,授权、审核、计量、记录等控制环节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

4.抽查盘点记录

审查盘点的范围、组织方式、盘点结果与账面金额是否一致,盘点是否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或仓库保管员以外的人员监督执行。

5.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查

6.对成本核算和会计入账环节的审查

7.评价生产与存货业务内部控制

有很多危险信号是生产和存货循环独有的,审计人员应当进行评价。这些危险的信号包括:存货的增长率高于销售增长率;生产费用明显高于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各种“准备”明显减少;生产费用账户发生重大的贷方记录;对审计人员建议的必要内部控制缺乏后续措施。

二、审计目标

1.生产业务审计目标

(1)证实产品成本的真实性。(2)证实成本形成的合规性。(3)证实截止期正确性。(4)证实计价正确性。(5)证实成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2.存货业务审计目标

(1)证实存货的真实性、所有权与完整性。(2)证实存货计价正确性。(3)证实存货采购和销售业务的合法性。(4)证实存货账务处理和存货记录截止期的正确性。(5)证实财务报表中存货披露的正确性。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