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
(一)单选题
1.某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数量是( )
A.供过于求
B.供不应求
C.供求平衡
D.时多时少
答案:B
解析: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消费者可以不付费或少付费,在市场上必然是供不应求。所以说,市场调节对于公共品的供给是缺乏效率的,必须有政府介入。
2.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3年内进行调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 )年内进行调整。
A.5
B.7
C.10
D.15
答案:C
解析:见教材109页。
3.某企业当年生产职工为200人,当地政府确定人均月计税工作标准是800元,该企业当年发放的工资总额是210万元,该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是( )。
A. 36.75
B. 33.6
C. 32.55
D.30.72
答案:B
解析:三项经费按照计税工资的17.5%扣除,即800*12*200*(2%+14%+1.5%)=33.6
4.下列关于税款追征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因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5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10年
B.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1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C.因纳税人隐瞒收入的行为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
D.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在3年内追征税款,但不加收滞纳金、罚款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111页税款追征与退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失误,导致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追征税款、滞纳金,特殊情况可延长追征期至5年;
偷税、抗税、骗税的,可以无限期追征。
5.某食品加工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生、熟肉制品。注册税务师受托对其进行纳税审查时,发现该厂2003年1月份第318号凭证,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福利费 16000(成本价)
贷:产成品――腊肠 16000(成本价)
凭证下附有该厂全体职工签名册。经核实,为春节之前以福利形式向职工发放的腊肠食品。次月纳税申报表中未含此项,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厂的行为不属于偷税行为,属于正常的集体福利支出
B.该厂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按税法规定属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按同类产品售价计提销项税额
C.该厂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应将“产成品――腊肠”调整为“产品销售收入”16000元,并计提相应的销项税额
D.该厂的行为不属于偷税行为,但应按本月腊肠实际生产成本计算扣减外购原料的进项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
答案:B
解析:将自产的产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应该视同销售。
6.某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2000年度亏损50万元,2001年度盈利20万元,2002度盈利35万元。该企业2002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8.25
B.1.65
C.1.35
D.0.9
答案:C
解析:如果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弥补,一年弥补不完的,可连续弥补5年,按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考核目的及分析:测试考生是否清楚亏损弥补的规定,以及企业所2003年税法所得税税率的适用。由于2002年在弥补亏损后的所得为5万元,应适用 27%税率,所以,其应纳企业所得税=5×27%=1.35(万元)。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某企业的设计工作,分别一次取得酬金4500元和5000元。甲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100元;乙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00元。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7.甲乙二人从事设计取得的收入属于哪个税目( )。
A. 稿酬收入
B. 劳务收入
C. 转让财产收入
D. 工资收入
答案:B
解析:设计工作所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收入。
8.计算甲、乙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 )。
A. 800元
B. 收入的20%
C. 4000元
D. 不作任何扣除
答案:B
解析:劳务报酬收入扣除标准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除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定率扣除收入的20%
甲、乙收入均大于4000元,所以采用定率扣除乙
9.下列收入中,对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的有( )。
A.工资所得
B.稿酬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股息所得
答案:C
10.甲应补缴个人所得税额为( )。
A. 620元
B. 600元
C. 720元
D. 800元
答案:A
解析:劳务所得,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准予减除20%的费用。因此,应缴税额=4500×(1-20%)×20%=720元,应补缴税额=720-100=620元。
11.乙应补缴个人所得税额为( )。
A. 800元
B. 700元
C. 600元
D. 500元
答案:C
解析:与上同理,应缴税额=5000×(1-20%)×20%=800元,应补缴税额=800-200=600元。
案例三:
某厂生产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制成,其在产品资料如下:
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
当月完工入库甲产品50件,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8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480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320小时。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结存4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结存50件。
甲产品月初和本月耗用原材料费用140,000元,月初和本月耗用工资和附加费30600元,月初和本月耗用燃料、动力和其他费用45900元。(www.chinaacc.com)
企业帐面计算的在产品成本为89000元。已知该企业本期存销比例为2:8,则
12.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A.10%
B.20%
C.30%
D.60%
答案:C
解析(480*50%)/ 800 = 30%
13.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A.20%
B.73%
C.80%
D.85%
答案:C
解析:(480+320*50%)/ 800 = 80%
14.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A.48件
B.52件
C.64件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B
解析:40*30%+50*80%=52件
15.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
A.90000元
B.71372.54元
C.68571.43元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解析:由于原材料是一次投入的,所以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不用按照约当产量计算,直接在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
原材料分配率=140,000/(50+90)=1000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1000×90=90000,选择A
16.多摊入完工产品的成本为()
A.40000元
B.50000元
C.60000元
D.100000元
答案:A
解析:根据企业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89000,本期期初和发生的费用合计为140000+30600+45900=216500,所以完工产品成本为216500-89000=127500(此成本为企业自己计算的)
正确的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比较复杂,按项目计算
完工产品的材料费用=140000-90000=50000
完工产品的工资和附加费以及燃料动力等费用要用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480×50%/(480+320)=30%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480+320×50%)/(480+320)=80%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30%+50*80%=52
工资和附加费分配率=30600/(52+50)=300
完工产品工资和附加费=300×50=15000
燃料、动力和其他费用分配率=45900/(50+52)=450
完工产品燃料、动力和其他费用=450×50=22500
完工产品的真实总成本=22500+15000+50000=87500,而该单位自己错误的计算是127500
多转成本为127500-87500=40000,所以选择A
17.账务调整分录为()
A.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
B.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C.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D.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本年利润
答案:D
解析:完工产品已经有部分对外销售,导致利润虚减,所以要同时调增本年利润
案例四:
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经营所得100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0万。甲乙两国经营所得的所得税税率分别是50%,4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所得税率分别为10%,20%.回答:
18.在分项抵免法下,来源于乙国所得的抵免额为()
A.55万
B.50万
C.45万
D.0
答案:C
解析: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为50万,实际抵免额为40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抵免限额为5万,实际抵免额也为5万。来源于乙国的总抵免额为45万。(www.chinaacc.com)
19.在分项抵免法下,甲国应对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税为()
A.55万
B.10万
C.5万
D.0
答案:B
解析: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为50万,实际抵免额为40万,所以甲国征收10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抵免限额为5万,实际抵免额也为5万,所以甲国征收额为0.总共征收10万。
20.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扣除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
答案:D
解析:见教材48页(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
21.能够彻底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扣除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
答案:C
解析:见教材48页(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