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经济师 > 考试大纲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4)

时间:2011-10-21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2011年11月5日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第四部分 统 计

二十一、统计与统计数据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统计、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统计指标的含义等,统计数据及其计量尺度、统计数据的分类。

考试内容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的含义。

(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统计数据的不同类型。

(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指标的分类。

二十二、统计调查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和作用、种类,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抽样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各种抽样方法,搜集第二手数据的方法,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等。

考试内容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作用,统计调查的种类。

(二)统计调查的方式

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抽样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抽样方法简介。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和试验设计法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应用。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来源以及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四)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误差、误差的来源,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含义、区别,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二十三、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数据整理在整个统计分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求,并能够合理运用统计表来显示数据。

考试内容

(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适用于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频数与频数分布的含义,比例、百分比和比率的计算方法,分类数据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条形图的作用、特点和绘制方法,圆形图的作用、特点和绘制方法。

适用于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顺序数据累积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数据的分组的含义和作用,数据分组的方法,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的含义,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根据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的绘制方法,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三)统计表

统计表的作用,统计表的基本构成,统计表的设计要求,能够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统计表。

二十四、数据特征的测度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数据特征测度的意义,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含义,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考试内容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众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范围;中位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范围;算术平均数的含义、特点、应用范围,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的重要地位,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几何平均数的含义,简单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主要用途。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

数据离散程度的含义,测度数据离散程度在描述数据特征中的作用;极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标准差和方差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离散系数的含义、作用、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

二十五、时间序列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时间序列的含义,时间序列的一些简单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并能够用这些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间序列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时间序列的分类。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发展水平的含义,发展水平的有关概念;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不同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含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速度之间的相互推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计算方法;速度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增长1%绝对值的含义及其用途,增长1%绝对值的计算方法。

二十六、统计指数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指数的意义和作用,加权综合指数的

计算方法,指数体系分析的原理,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

数、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及编制方法,并运用指数体系分析实际

问题。

考试内容

(一)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指数的概念,指数的分类。

(二)加权综合指数

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三)指数体系

总量指数、指数体系的含义;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和绝对数量关系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及编制方法。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