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经济师 > 备考经验

2013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资料:社会经济制度

时间:2013-04-23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文章摘要: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讲义: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一、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1.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三要素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

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答案】bde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内容: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基本矛盾

1.生产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

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3)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例如:生产工具的变革。

早期的生产工具:石木工具、金属工具。

后来的生产工具:机器。

现代: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控装置。

【例题1·单选题】生产力不包括( )。

a.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答案】d

【解析】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所以生产力不包括劳动对象。

【例题2·单选题】(2011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工具的变革

b.分配方式的优化

c.文化素质的提高

d.生存环境的改变

【答案】a

【解析】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生产关系

概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