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经济师 > 备考经验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复习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

时间:2011-10-21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无需立即付费,相应课程听课权限已开通,可享受已制作完成章节的全部内容,满意后再付款!
【精品班】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当期考试不过,下期学费减半!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全程立体化教学,学习过程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名师课程,随意选听。

第二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统计指数

一、指数的概念、分类

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①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指数等;

②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①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个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相对变动水平;

②综合指数是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

(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①简单指数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

②加权指数则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行计算。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加权指数。

二、加权综合指数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

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

拉氏指数,把权数固定在基期。

数量指数:反映物量变动。如:产品产量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质量指数:反映质量变动。如:价格指数和产品成本指数。

注意: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而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

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

帕氏指数,把权数固定在报告期。

注意:帕氏质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帕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少。

三、指数体系

(一)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

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比如: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

商品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

综合总量指数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为:

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为指数体系。

(二)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

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一)零售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几个问题说明:

1.代表规格品的选择

2.典型地区的选择

3.商品价格的确定

4.权数的确定

5.指数的计算(见教材224页)

(二)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计算公式:见教材226页。

作用:

第一,反映通货膨胀情况

第二,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第三,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三)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息率

1.股价平均数

2.股票价格指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