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会计从业资格 > 试题中心

2012年山东会计证新版《财经法规》讲义-会计法律制度(6)

时间:2012-03-30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长达七天免费学习期
【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出纳实战攻略。熟练掌握上岗技能,就业双重保障!赶紧报名吧!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会计法

(一)行政责任(一般违法行为)---4个

(二)刑事责任(犯罪行为)

【例题·多选题】《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有(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会计责任

『正确答案』AB

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会计违法行为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

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

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

(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上述所列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3.给予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违反《会计法》规定的有( )。

A.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行为

B.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C.未在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D.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正确答案』AB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处罚形式的有( )。

A.行政拘留

B.罚款

C.暂时停业整顿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正确答案』BD

【例题·多选题】某企业将出售废料的收入1万元不纳入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而另设会计账簿进行核算,以解决行政管理部门的福利问题。则该企业及相关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

A.通报批评

B.责令其限期改正

C.对该企业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BCD

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

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隐匿或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基本同伪造、变造)

3.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1)授意——暗示;指使——明示;强令——强迫。

(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多选题】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亏损已成定局。为了实现公司提出的当年实现利润10万元的目标,单位负责人钟某指使财务部会计人员余某在会计账簿上做一些“技术处理”,余某请示财务经理张某后遵照办理。该公司行为尚未构成犯罪,请问该公司及相关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

A.对公司负责人钟某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只有单位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

C.吊销余某、财务部经理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D.对该公司予以通报的同时,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ACD

4.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对受打击报复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例题·单选题】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办公室主任李某指使会计人员张某伪造购物发票,多报销1000元。对该行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对李某进行的处罚是( )。

A.通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B.通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C.通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D.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D

【例题·单选题】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办公室主任李某指使会计人员张某伪造购物发票,多报销1000元。对该行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对张某进行的处罚是( )。

A.责令限期改正,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C.通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D.通报,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财政部门对某企业进行会计检查,遭到该企业会计部门的阻挠,并故意隐匿关键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对此企业应负以下哪项法律责任( )

A.对企业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C.属于关键工作人员的,应作出书面检查

D.吊销会计人员资格证书

『正确答案』ABD

【例题·单选题】以下( )行为中,尚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A.私设会计账簿B.伪造会计账簿

C.变造会计账簿D.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账簿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采取的补救措施通常有( )。

A.恢复其名誉B.恢复原有职务、级别

C.官复原职 D.给予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ABC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