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初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08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七章)

时间:2007-11-24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初级职称】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 赶快报名吧!

1.将联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

2.归集联产品成本,计算联合成本。

3.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4.计算联产品分离后的加工成本。

(二)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它的产量取决于主产品的产量,随主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甘油是生产肥皂这个主产品时的副产品。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其成本,将副产品和主要产品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从总成本中扣除副产品的成本,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比如副产品可以按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确定成本。

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的生产成本。

四、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企业完工产品经产成品仓库验收入库后,其成本应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贷方转出,转入"库存商品"科目的借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月末余额,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应与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和核对相符。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完毕后,应按成本核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并选择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当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

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或者生产按流水线组织,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照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1.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部生产成本都是直接成本,可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在各种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如果生产多种产品,间接生产成本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2.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3.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成本计算单(亦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库存商品――×产品"、××产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等科目。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1.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订单法。成本核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定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2.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3.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在这类企业中,产品生产可以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通常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以便为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资料。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