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初级职称】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 赶快报名吧! |
第七章 成本核算
[基本要求]
(一)掌握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二)掌握生产成本的核算
(三)掌握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四)掌握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五)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六)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由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成本是取得资产的耗费。例如,存货成本是指取得存货的耗费,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取得固定资产的耗费。在管理会计中,成本一词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在本大纲中,根据财务会整理计的要求,成本核算是指存货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计量要求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耗费。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耗费过程。例如,为生产产品需要耗费材料、磨损固定资产、用现金向职工支付工资等职工薪酬。材料、固定资产和现金都是企业的资产。这些资产的耗费,在企业内部表现为由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是资产内部的相互转变,不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因此不是企业的费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耗费的界限
1.正确划分存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成本是在购买材料、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并由产品或劳务负担的耗费。
期间费用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得到补偿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期间费用不应由产品或劳务负担。因此,费用不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正确划分各期的成本界限
划清各期产品成本的依据是权责发生制和受益原则,某项耗费是否应计入本月存货成本以及应计入多少,取决于是否应由本月负担以及受益量的大小。某项耗费是否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不取决于成本金额的大小,而决定于本月产品是否受益,只要是本月产品受益的耗费,就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只要是由本月与以后各月共同受益的耗费,就应在相关期内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合理计量。
3.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
企业已发生的各种生产成本中,还必须划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划分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哪一种产品受益,就由哪一种产品负担。凡是能直接确定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整理接耗费,就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凡是能确定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耗费,应采用适当分配方法,合理地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
通过以上成本界限的划分,确定了各种产品本月应负担的生产成本。月末,如果某产品已经全部完工,则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全部计入该完工产品;如果该产品全部尚未完工,则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全部计入未完工产品。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就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负担的成本。上月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转入本月继续加工,其上月末分配负担的成本即为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上述公式中,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即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了划清这一成本界限,首先要正确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然后才能在数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的分配。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为了进行成本审核、控制,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还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
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产品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计划、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耗费的标准。企业应当制定和修订先进而又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项消耗定额,并据以审核各项耗费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耗费,降低成本。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为了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还必须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结存进行计量,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