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审计实务 > 政府审计

国税局如何对增值税查账进行审计

时间:2011-01-20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审计实务操作】企业的从事审计相关工作的财务人员!(辅导侧重于审计实务)
涉及各行业的审计知识、各种注册会计师业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风险与控制等。
  一、通过分析筛选,从总体上判断是否存在逃避税的可能 

 对一个企业增值税交纳情况的审计,首先要从总体上判断其是否存在偷漏税的可能。 

(一)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分析法。计算公式如下: 

1.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2.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通过计算比较,如发现销售额增加而纳税额反而减少,或者是税负率同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的,极有可能存在偷漏税行为。

(二)毛利率分析法。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若本期销售毛利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可能存在购进货物(包括应税劳务)入账,销售货物结转销售成本而不计或少计销售额的问题。 
(三)销售额对比法。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毛利率=本年累计毛利额/本年累计销售成本×100% 

将损益表中的当期销售成本加上按成本毛利率计算出的毛利额后,与损益表、增值税报表中的本期销售额进行对比,若表中数额小,且差距较大,则可能存在销售额不入账、挂账或瞒报等问题。 

二、选准增值税审计重点,从销项税入手 

随着国家“金税”系统的建立,防伪税控系统的日趋完善,企业通过计算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面越来越大,而且每月至少一次将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报到税务机关稽核,企业要抵扣的进项税额每笔须经税务机关认定,否则不予抵扣。因此,企业想多抵扣税额的可能性不大。面对这种现状,审计人员就要适时调整审计方向,从过去那种既注重企业进项税额的审计,又注重销项税额的审计,转变到侧重对销项税额的审计中来。或许有人会问,如上所述,不是全国绝大多数企业实行计算机开票吗?甚至好多企业已拒绝接受手工版增值税发票,还有偷漏税发生的可能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实际税收审计工作中,时常发现有的企业利用这种现代化手段来掩盖其偷漏税的行为,蒙蔽审计人员,致使大量国家税款流失。  

三、运用科学方法,多渠道对瞒报计税额的审计 

瞒报计税销售额以期达到少交增值税的目的,这似乎成为任何一个偷漏增值税企业常用的手段,而且技法越来越隐蔽。但不管其手法如何高明,无外乎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普通发票代替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向小规模纳税人,消费者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一般纳税人的销售行为。针对这种现象,要着重审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记录与企业开具的各种售货发票金额是否一致,检查有无开具非税务发票的现象;检查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相关收入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否则则要逐笔逐项核对,直至找出原因。 

(二)将计税销售额记入往来账户问题。企业销售商品时,应将销售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但为了达到偷漏税的目的,而将其记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贷方,虚增债务;或记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虚减债权。如某企业销售商品,货款收讫,作会计处理如下: 

 方法一:虚增债务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客户 

方法二:虚减债权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客户 

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开具普通发票或用“出库单”代替发票,有的干脆不开发票,比较隐蔽。审计时要重点检查核对往来账户各明细客户的真实性,通过核对出库单,检查对应科目,以便发现线索。 

(三)以物易物时不反映销售而只办理存货之间转账的问题。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一家企业的产品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的两家企业之间。如,甲企业用其生产的市值7万元的散热器(成本为6.5万元)供应给乙企业生产空调器用,乙企业购买甲企业的散热器货款用其生产出的空调器结算,甲乙两企业之间一来一往并不反映销售,只在存货中一增一减了事。 例:甲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空调器 70000元     

  贷:库存商品──散热器 65000元 

    本年利润 5000元 

这种情况,审计时不仅要核对存货出入库手续,还要核对每月生产车间生产产量记录,工人工资数额,通过核对不难发现蛛丝蚂迹。

(四)销售不反映销售额,而是以“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存货账户以及资金账户或往来账户对转的问题。如,甲企业销售一批10万元的棉纱给乙企业,这批棉纱实际成本为9万元。 甲企业作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100000元 

  贷:生产成本 90000元 

    本年利润 10000元 

或作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100000元 

  贷:库存商品──棉纱 100000元 

这种情况,审计时要核对存货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并检查其对方科目,顺藤摸瓜。 

(五)将计税销售额或差价记入“福利费”、“投资收益”、“资本公积”、“本年利润”等账户,逃避纳税的问题。如,甲企业销售20万元的水泥给乙企业用于建造办公楼,这批水泥实际成本为18万元。甲企业作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元 

  贷:库存商品──水泥 180000元 

    盈余公积 20000元 

或者作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元 

  贷:库存商品──水泥 180000元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20000元 
针对这种情况,审计时要检查“福利费”、“投资损益”、“盈余公积”、“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再检查其对应科目,环环相扣。 

(六)债务重组时,以物抵债不反映计税销售额问题。如甲企业欠乙企业30万元货款多年未还,甲企业现在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乙企业眼看讨债无望,为加速货币回笼,同甲企业协商同意,将甲企业生产的市价30万元的轴承用于抵债,这批轴承实际成本29万元。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账款──乙企业 300000元 

  贷:库存商品──轴承 290000元 
    投资收益 10000元 

针对这种情况,审计时要检查“应付账款”账户借方发生额,再检查其对应账户的来龙去脉。 

 (七)视同销售业务不申报纳税问题。审计时要检查“福利费”、“在建工程”、“长期投资”、“营业外支出”等账户的借方记录,核对会计凭证,查明视同销售是否按规定申报了计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如某企业用自产的成本价为40万的水泥用于本企业建设职工宿舍,作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400000元 

  贷:库存商品 400000元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