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审计实务 > 政府审计

金融危机形势下 看审计工作的侧重点

时间:2009-03-18  来源: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审计实务操作】企业的从事审计相关工作的财务人员!(辅导侧重于审计实务)
涉及各行业的审计知识、各种注册会计师业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风险与控制等。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必然会波及到我们生活中所有经济实体的方方面面。也自然会多多少少地影响着人们自身的经济行为。要确保“钱都花在刀刃上”,要确保“扩大内需”的质量、公平和效率,强化审计监督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前车之鉴”的警示,也是投资监管的必然。因为在资金运营困难的情况下,对有资金支配权的行政部门来说,更容易出现不当支出的行为,从而使扩大内需的资金,起不到应有的目的作用。降低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要坚决防止“专项资金”的违规违法使用,以及各种形式隐蔽的截留、挪用,甚至是贪污现象。


    应该说,要使每一个大的经济项目投资能够顺利实施,都离不了审计监督的层层“把关”――无论是资金的调配划拨,还是资金的细化使用,都需要一张细密而又科学的审计“法网”。


    审计工作一般是“事后审计”,在各项大的经济项目投资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对我们审计部门来说,就要转变一下工作思路,或者说不妨打一打“提前量”。提前介入,在某一项工程开始规划论证的时候,就应该以不同的形式对投资的“流入”进行“监控”,发挥“免疫”功能。这一方面有助于避免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又为下一步的后续审计奠定了基础。


    对各项工程的投资使用过程来说,大都面多、线长;很多工程还会出现时间短、任务重的状况,这就给投资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要从“坐在家里审计”和“抱着账本审计”转为“走出去审计”、“流动性审计”,审计监督的脚步不能滞后于投资的进程,既要及时出动,又要全面到位,全程“跟踪”、全程监控,切实防范和查处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环节上的违规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审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