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审计实务 > 内部审计

销售费用常见的舞弊手段

时间:2013-01-06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会计】会计从业课程(三门)+无纸化考试+出纳/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网打尽。边学边练,全真模拟考场检验学习效果。
【审计实务操作】企业的从事审计相关工作的财务人员!(辅导侧重于审计实务)
涉及各行业的审计知识、各种注册会计师业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风险与控制等。

(1)虚报销售费用。

主要有以下三类情况:

①在产品价格调整时,厂家会清点库存,然后进行差价补偿。业务人员就会伙同经销商,虚报库存数量,以获取更多的补偿;

②在产品出现质量事故需要赔付时,为减少事故的负面影响,企业一般都会要求经销商及当地业务人员尽快处理,具体的赔偿由经销商先行垫付,再由企业补偿。许多经销商趁机 联合厂家的驻地业务人员,虚报赔偿额度;

③在终端销售费用支付时,经销商或业务员夸大支出,从而套取企业费用。

(2)变卖促销品。

经销商将厂家所下拨的促销品和赠品进行变卖,这是经销商最常用的手段,虽然每一次变卖数目不大,但是积累起来数目就不小,从而使企业的销售费用大增。

(3)销售费用的结转不正确。

有些企业不按照规定结转产品销售费用,多转、少转或不转销售费用,从而人为地调节利润。

(4)制造假账。

在进行区域型的有奖促销活动时,经销商会联合企业的业务人员,把有价值的奖项全部提前找出,再伪造消费者的中奖记录,向企业申领。或者是编造消费者返单记录,夸大补偿消费者的数量,申报更多的补偿品,随即变价销售。

相关内容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