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初级会计职称 > 每日练习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复习资料-政府补助的核算

时间:2012-04-07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初级职称】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 赶快报名吧!

三、政府补助的核算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计量

(1)这类补助一般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拨付,应当在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确认和计量。

(2)很少情况下,政府补助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受让手续时的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即1元人民币)计量。

2、政府补助账务处理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期的收益。即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

【注】(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

(3)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转入资产处置当期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会计核算时需要涉及“递延收益”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本科目可按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收到或应收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2)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3)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结转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例题1:教材例4-18】

20×1年1月1日,政府拨付A企业50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收到)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余额,留归企业自行支配。 20×1年2月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要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2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A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1年1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递延收益 5000000

(2)20×1年2月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3)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每个月计提折旧和分配递延收益

每个月计提的折旧=4800000÷10÷12=40000元

借:研发支出 4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每个月分配的递延收益=5000000÷10÷12=41667元

借:递延收益 41667

贷:营业外收入 41667

(4)20×9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累计折旧 3840000 ( 4800000÷10×8)

贷:固定资产 4800000

将剩余的递延收入全部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1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0 (50000000÷10×2)

【例题2,教材例4-19】20×6年1月1日,B企业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6%。当年12月31日,B 企业向当地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当地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500万元给与B企业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两次支付。20×7年1 月15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12万元到账。20×7年7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8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10年。编制B企业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分录。

(1)20×7年1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递延收益 120000

(2)20×7年7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递延收益 180000

(3)工程完工,开始分配递延收益,每个月资产负债表日分配如下

借:递延收益 2500 (300000/10/12)

贷:营业外收入 2500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在发生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比如:按储备量或补助定额计算和拨付给企业的储备粮存储费补贴,可以按照实际储备量和补贴定额计算应收政府补助款。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比如:按照规定对企业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将其确认为收益。

【例题3,教材例4-20】甲企业生产一种先进的模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该企业这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即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然后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返还70%。20×7年1月,甲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120万元。20×7年2月,甲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84 万元。则甲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时应( )。

借:银行存款840000

贷:营业外收入 840000

【例题4,教材例4-21】乙企业为一家储备粮企业,20×8年实际粮食储备量1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予每斤0.039元/季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则乙企业20×8年1月份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1)20×8年1月,乙企业收到财政补贴时:

借:银行存款 3900000

贷:递延收益 3900000

(2)20×8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 1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300000

【例题5,教材例4-23】20×9年3月,丁粮食企业为储备国家粮食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00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自 20×9年4月开始,财政部门于每季度初,按照丁企业的实际贷款额和贷款利率拨付丁企业贷款利息,丁企业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贷款利息后再支付给银行。则丁企业20×9年4月计入当期收益的利息费用补贴为( )万元。

(1)20×9年4月实际收到的财政补贴=2000×6%/4=30万元=3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递延收益 300000

(2)20×9年4月应分配的递延收益=30万元/3=10万元=100000元

借:递延收益 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

(三) 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这类政府补助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若无法区分,则可以将整项政府补助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例题6:教材例4-24】A公司20×6年l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申报书中的有关内容如下:本公司于20×6年1月启动数字印刷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60万元、为期3年,已投入资金120万元。项目还需新增投资240万元(其中购置固定资产80万元、场地租赁费40万元、人员费 100万元、市场营销2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120万元、申请财政拨款120万元。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