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考网 > 初级会计职称 > 考试大纲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时间:2011-10-08  来源:中华财考网  编辑:  打印

中华会计网校首页
中华会计网校报名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初级职称】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 赶快报名吧!

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

(二)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资源税的税收减免

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课税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

八、资源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2.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

3.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4.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应税产品的当天。

5.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支付首笔货款或者开具应支付货款凭据的当天。

(二)纳税地点

1.资源税的纳税人,都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2.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资源税,也应当向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

(三)纳税期限

资源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纳税人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纳税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为1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第七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上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的特点主要有:(1)在房地产转让环节征收;(2)以房地产转让实现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3)征税面比较广;(4)采用扣除法和评估法计算增值额;(5)实行超率累进税率。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单位包括各类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个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此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外国驻华机构及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公民。

三、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一)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1.土地增值税只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转让非国有土地和出让国有土地的行为均不征税。

2.土地增值税既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也对转让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产权的行为征税。

3.土地增值税只对有偿转让的房地产征税,对以继承、赠与等方式无偿转让的房地产,不予征税。

(二)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

1.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

2.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

3.房地产的交换。

4.合作建房。

5.房地产的出租。

6.房地产的抵押。

7.企业兼并转让房地产。

8.房地产的代建行为。

9.房地产的重新评估。

10.上地使用者处置土地使用权。

四、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一)应税收入的确定

1.货币收入。货币收入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而取得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2.实物收入。实物收入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而取得的各种实物形态的收入。

3.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而取得的无形资产收入或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

(二)扣除项目及其金额

准予纳税人从房地产转让收入额减除的扣除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1)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

(2)纳税人在取得上地使用权时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和税金。

2.房地产开发成本。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分享到: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