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先听课、后付费”点击注册 享受七天的免费学习期 ![]() |
【初级职称】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高清课件-手机看课激扬上线![]()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7天内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课 赶快报名吧! |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拔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期末结转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贷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等科目借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无余额。
(二)经营结余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期末结转时,将“经营收入”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三)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一、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盾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在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地区,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向事业单位支付财政拨款。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取得的经营收入,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即在提供劳务或者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各项收入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话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
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支出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发生的经营支出,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在确认相关经营收入时结转对应的经营支出。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事业单位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发生的支出,应当正确予以归集,无法直接归集的,应当按标准和规定的比例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中进行合理分摊。
第五节 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其中: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3.收入支出表的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
4.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期间